早点
港澳突搜
香港九七年回归后,民主派经常在7月1日和10月1日等重要的节庆日子发动支持者上街游行。前些年香港政局紧张,这些日子出现大规模游行甚至衍生暴力抗争几乎成为了常态。本周六就是中国“十一”国庆日,也是《香港国安法》生效后的第三年,香港社会还会出乱子吗?
翻查资料,民主派在国庆日抗争最激烈的一年是2019年。当年6月份香港出现反修例大游行,激进的泛民支持者得势不饶人,10月1日全港多处爆发暴力示威。据统计,港府当天拘捕了200多人,是反修例运动三个多月以来单日最多人被捉的一天。而警方当天施放的近3000发催泪弹、橡胶子弹,也创出了单日新高数字。
一年过后,港府在2020年6月实施《香港国安法》,并在三个月后迎来了第一个国庆日。但许多抗争人士仍未看到《香港国安法》的震慑力。民阵申请“十一”游行遭警方驳回后,不少网民扬言会继续在国庆日上街,有人更发起在全港多区堵路、纵火和破坏行动。
香港警方因应当时的局势,在10月1日出动约6000名警力执勤,可大批示威者仍然响应网上的号召,当天前往多个地方聚集及高呼口号,警方后来在全港一共拘捕了87人。
到了2021年,即《香港国安法》生效后的第二年,香港众多民主派组织相继自行解散或停止运作,一些头面人物要么被拘捕,要么一早移居海外,街头抗争声势已大不如前。即使有网民再号召“十一”国庆日上街,场面也今非昔比。记得当天香港街头相当平静,只有极少数民主派团体如社民连等示威,可参加者寥寥可数,和以往大相径庭。
港府有见社会逐渐恢复稳定,之后也就宣布移除政府总部外围的路障,是自2019年反修例风波以来首度重现原貌,明确对外传递了“香港全面恢复安全常态”的信息。
踏入今年,本周六就是《香港国安法》生效后的第三个中国国庆日。香港社会还会出乱子吗?警务处处长萧泽颐日前受访时强调警方不会掉以轻心,今年仍会安排大量人手在街上巡逻。但按照正常推测,今年的街头示威活动应该会和去年一样消声匿迹。
种种迹象显示,大部分香港人已经适应了新时代下的香港政治文化。过去一年,香港经历多场重要的政治活动,包括立法会选举、特首选举,还有今年“七一”香港回归25周年,都没有发生大型的抗争活动,反映《香港国安法》过去两年确实发挥了强大震慑力,社会上的激进势力大大减退,市民生活已逐渐恢复正常。
但如果因此认定香港社会已经由乱转治,则是太过乐观了。不得不说的是,香港街头看不到示威活动,并不代表社会上没有反对声音。民主派的支持者自从2020年中《香港国安法》生效后,近年已改用“软对抗”的形式表达对政府的不满。
一个例子是港府过去三年一直呼吁市民接种冠病疫苗以建立群体免疫,但许多港人视若无睹坚持不打针。最近一段日子,警方更揭发有多名医生以高价出售俗称“免针纸”的“新冠疫苗接种医学豁免证明书”,至今已发出逾2万张“免针纸”。数字之多令社会愕然。
表面上来看,这些事件只涉及医生的个人操守,反映少数医生唯利是图,为了个人利益而置整个社会的利益不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逾万港人宁愿高价购买“免针纸”也不打针,反映的是一种“软对抗”的逆反心态。这边厢,港府锐意要提高社会的接种率;另边厢,部分人偏偏不配合。
另一个例子是早前英女王逝世。大批港人连日在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外大排长龙向英女王表达最后敬意。诚然,港人悼念已故英女王各有各的理由,但当中不少人却是有意借缅怀昔日英国管治,以表达对港府及北京不满,令北京在国际上的形象难堪。
针对民主派支持者的“软对抗”,若是涉嫌违法行为如滥发“免针纸”,港府还可以动用法律措施如以“伪造文书”罪拘捕相关医生和市民。但对于一些合法的不合作行为如悼念英女王,官方显然无计可施。毕竟这些“软对抗”行为是香港法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长期下去,香港的竞争力和发展也会被这种内耗削弱。
目前来看,港府唯一能做的,还是继续通过施政改善民生以争取民心。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成都武侯祠由清末民初学者赵藩所写的这副名联,道理虽然老土,却是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