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锐民:港人仍不够穷? 急需经济转型

时间:2020-12-08 07:3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易锐民  早点

港澳突搜

作为香港最大房地产中介公司之一的中原集团的老板,施永青近年似乎更有兴趣做时事评论员。他最近发表一篇文章,提出对香港前景一点也不乐观,除了要面对疫情外,还要面对转型。

“我认为要香港转型,目前的条件还不足够。因为转型代表要变,变是要有风险的,会不习惯的,很辛苦的。中国人有句话,叫做穷则思变。香港人仍不够穷,所以不会思变。”

他点出了香港人以往成功的经验 ——“执生”(随机应变)。“执生”也是香港人的“狮子山精神”精髓。香港经济在上世纪70、80年代起飞,当时大部分港人都很穷,于是思变。

其实我就是“执生”的例子。1982年起当记者,只有1800港元(311新元)月薪,给妈妈千元作家用,然后省吃俭用五年后居然存得3­万元,拿着这笔钱就飞去西澳大利亚珀斯留学。

当时决心要留学,就是为了要学好英语,同时拿一张澳洲的大学文凭返港,目的是找一份收入高的工作。我深信,这是改变家庭穷困的唯一出路。

谁知刚抵达澳洲一星期就发生交通意外,两只门牙报销;在没有保险下,牙医开出的镶牙费是5000澳元,刚好就是3万港元,交费后就变回穷光蛋了,连买机票返港的钱也没有。

我决定不借钱返港,在镶牙同时拚命找工作,一口气找到学校清洁工、私人会所厨房工、广东话教师等工作,每周72小时,远远超过法例规定的20小时,终于可存得足够的钱负担学费和生活费。

当然,找工作是要有技巧的,我是在不断失败中总结经验才得心应手,那也是“执生”。还记得,当年每周六晚上到“The West Australian”报社外等做包装工;举手后,白人主管总是先要土著、黑人、印度人、然后才到黄皮肤的中国大陆人和香港人。虽然我由记者降格至报社杂工,还是接受了。

1991年返港后,因为还是很穷,所以仍在思变,最初不打算做回老本行,便去应聘港府公务员;又想过当教师,结果都在最后阶段放弃。

因为当时发现家庭经济原来已变好,早我一年返港的女朋友也有较好的收入。不穷就不敢变,还是重返记者行业。直至今天做了差不多30年,虽然中间曾转行,最后还是不敢变。

所以,我对“穷则思变”深有感受,一个人若非走到绝路,真是不敢闯出一条新路来。

说回香港,正如施永青所说,“目前,政府手上仍有盈余,父母手上仍有积蓄,转型这个选项不会排得很前。政客心中正在构思的,多是怎样把政府的钱拿出来(瓜)分。”

而且,转型要靠年轻人,但香港的年轻人见父母有积蓄,就判断不可能凭自己的能力置业;不想找工作,就不断地报读进修课程,或要求父母出本钱让他与朋友合作做小生意等。

此外,还有一批香港青年幻想只要能够移民外国,一切就可以顺风顺水。试问在这样的心态下,港青怎会在推动香港转型方面投入太多?

于是,施永青总结:香港人可能先要花光政府的盈余,进而花光父母的积蓄,才会被迫去研究如何转型。

财政司长陈茂波昨天在立法会上表示,香港经济下行的压力未曾消除,本财政年度将录得历史新高的赤字,但不适宜在下年度采取财政紧缩措施,并会采取积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他又称,香港政治经济正面对百年未见的大变局,但中美关系紧张令更多大型中概股回流香港二次上市;目前已有10家企业合共集资2000多亿港元,也有不少企业正排队到香港上市。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许正宇则称,金融业占香港GDP五分之一,聘用26万人。金融服务交易还带动律师、会计等专业服务需求,可引入更多私募基金、房地产信托基金,及吸引家族办公室到香港。香港的各类服务都可满足不同类型的投资者。

看来,面对香港急需经济转型,主管港府财政的官员依然是吃老本,强调金融业已足可养活港人。正因为香港仍有金融业而不致于太穷,因此,领航人认为不需要变了。

我反而赞成经民联立法会议员石礼谦的看法。他认为,香港的地位不在于接受多少大陆的投资,而是要面对世界,为中国吸收来自各地的投资。

“外地对本港的法治、自由及民主有不同看法,而且中港两地日后或面临欧洲及澳洲的施压,香港本身无从抵挡,期望本港能够有长远规划。”他其实是期望港府要积极思变。

赞一下
(32)
94.1%
赞一下
(2)
5.9%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