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组党救港?新思维比政治资历重要

时间:2020-10-24 09:3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香港前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教育大学校董会主席马时亨接受前民主党主席刘慧卿访问时,批评香港目前政治生态很差,议员质素每况愈下,造成恶性循环,引致政府难以吸纳精英。他建议由退休高官和政府委员会成员等前公职人士合组政党,参与直选改革议会。

马时亨积极就香港政治前景出谋献策,其出发点值得欣赏,但由前高官上阵,议会或政治文化难道就会有所改善吗?答案恐怕没有那样简单。假若退休官员徒有资历、欠缺创新思维,他们最终仍然不太可能帮助香港走出困局。

香港政客确实“一蟹不如一蟹”,许多人还记得李柱铭、曾鈺成和李鹏飞的论政风度和发言质素,虽然他们政见不同,但尚算能和而不同;相比之下,近年政坛乱象纷陈,有议员在议事厅投掷物品,也有议员在宣誓时欠缺应有的庄重。市民看在眼里,难免会产生新不如旧的感觉。

马时亨在访问中没点名指明应由哪些退休高官出来组党,因此我们难以具体评论他的心水人选是否称职,然而他寄望前高官组党救港恐怕只是一厢情愿,因为这群人本身就是香港积习难返的主要肇因。就以曾经出任问责官员的马时亨本人为例,港铁在他治下发生沙中线偷工减料及沉降丑闻,但他居然懵然不知;而他回应高铁试车事故时的用语,更显示他自视过高。市民没有可能认同这种傲慢作风,更不会相信这种“精英”有能力改革议会,遑论改革香港管治文化。

积习难返 亟待改革

况且香港的深层次问题并非始于近年,而是可以追溯至更早的港英年代,这方面一众前高官可谓难辞其咎。香港问题林林总总,尤以住屋困局最为突出,这与港英后期和回归后公务员迷信“小政府大市场”有直接因果关系——倘若官员以民生福祉为念,不把土地住屋主导权“外判”给地产商,而是懂得收回新界闲置土地并广建公屋,根本不会造成当下“劏房”处处的都市悲剧。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经济结构非常畸型,但相比新加坡、深圳,一批香港前高官并不见得有努力调整经济结构,以致香港仍然高度依赖地产和金融业。

面对周边城市激烈竞争,香港明显早已落后他人,寄望昔日掌权的退休官员再带领香港走出困局,实在很难说是对香港有利的方案。真正救港之道不应该是呼唤旧人,而是要探索新思维。如果真的有前高官愿意组党,市民首先会希望他们摒弃自视过高的心态,并且虚心为港服务,特别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责成特区政府放弃“小政府大市场”逻辑,全方位推动结构性改革。只有这样,香港才有望实现真正的善治。

赞一下
(19)
63.3%
赞一下
(11)
36.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