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 港澳突搜 戴庆成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在深圳考察期间,并没有如一些人预期对香港事务发表重要讲话,反而提到了要增强港澳青少年对中国大陆的向心力。不难想象,在习近平的特别关注下,陆港两地政府在疫情平稳过后很快就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更多香港年轻人到大陆学习、就业或生活。
近年香港政局动荡不安,许多青年走上街头参与社会运动,甚至支持“港独”,不少学者都认为这和他们欠缺国民认同感有关。习近平指示要促进港澳青少年交流,以增强香港年轻一代对祖国的向心力,无疑是针对问题的症结点出了正确的解决方向。
但从执行层面来看,却面临着一个颇令人尴尬的现实困境:在过去10多年,其实陆港两地政府并不是没有看到这个问题,而是一直有投放大量资源推动港澳青少年交流工作。
前几年,香港一个研究机构公布的一份报告就发现,特区政府对港生到大陆交流计划的资源投放,从2008/09学年的1200万港元(210万新元),在短短10年之间大幅增加至2019/20学年预算的1.2亿港元,增幅为10倍。在资源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返回大陆交流的港生人数也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参与人数从2008/09学年的大约1万人,上升到2017/18学年的接近7万人。
从以上一系列数字来看,若说近些年港府没有致力于提升港青对国家的认同感工作,显然不符合事实。反而讽刺地是,由于当局过于重视陆港青少年交流工作,以致衍生了市场供大于求、人满为患等种种弊端。
香港审计署数年前就揭发过一个极端例子。在2015/16年度,一个由民政事务局拨款举办的湖南省三天交流团,竟然只吸引到一个人报名,最后交流团如期成行,严重浪费资源。
换言之,陆港政府日后若要做好习近平所说的增强港青对祖国的向心力工作,关键不在于增加交流团的多寡,而应该先检讨过去十数年的交流工作有哪些环节出了问题?如何改良目前的交流模式?否则出来的效果,恐怕也如以往一样未能有效彰显出来。
正如许多人所批评,眼下北京的港青统战工作问题之一,是交流对象往往以政界、商界和学界青年精英、高校学生为主,来自基层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早年有调查就显示,香港20岁至34岁的青年约占总人口20%,共有150多万人,但他们当中不少人从来没有去过大陆。
也有人反映,问题和交流团“重量轻质”有关。有些陆港青少年交流活动过分追求规模,注重参加交流的人数,对交流内容重视不够,致使陆港青年聚在一起,缺乏深入交流,活动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对于这个情况,我倒是听过不少例子。由于有资助,相比到其他国家地区,中国大陆算是“价廉物美”的交流选择,以致近年香港出现了一批考察团“常客”。曾经有一位在一年内参加了四次大陆交流团的港青向我形容,他到大陆交流纯粹是当去旅行团吃喝玩乐,并无深刻感受。
相比之下,在上世纪90年代香港回归前,由于资源有限,当年返回大陆交流机会不多,有机会交流的学生都十分珍惜这种学习机会。他们往往会怀着一股热情,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同时也培养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不过话说回来,北京对香港年轻人统战工作的最大盲点,恐怕是对两地青少年交流赋予了过高期待,以为通过短期的交流交往就可以改变他们对大陆的偏见,提升对大陆的政治认同感。
这一预期在短期内是难以达到的。一方面,一些香港年轻人近距离接触大陆后,看到大陆的社会环境、人文素质与香港还有差距,如部分大陆民众的不文明现象,在大陆不能使用面簿(Facebook)等他们惯用的社交软件等,难免加深了对大陆的负面印象。
另一方面,陆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也使部分港青在交流时不适应,认为两地在许多方面“还是不一样的”,反而会强化双方认同的差异。
说到底,青少年的统战工作很难可以一步登天,尤其要在短期内改变年轻一代根深蒂固的“香港主体意识”身份认同,更是难上加难。或许,北京当局最好的做法是保持足够的耐心,通过长时间的坦承交流,了解彼此,才能促进港青对大陆的理解甚至是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