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冠病测试又贵又少 剖析三大原因

时间:2020-06-25 09:5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01周报

作者:林嘉淇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放缓,香港连续十一日没有本地感染确诊个案。为便利粤港澳三地人民流通,三地政府提出“互认健康码”取代十四天的强制检疫隔离。措施讨论多时,珠海与澳门两地早于5月起便开始实行,然而“港版健康码”一直只闻楼梯响,到最近终于有消息指将于7月上旬正式“出台”。

消息指,香港将共有14间获认可的新冠肺炎病毒检测机构,包括七所私家医院及七所私营化验所。通过测试后获得的“健康码”有效期为七日,期满后须再检测续领。翻查资料,核酸测试一次性收费为1,000元至3,000元,意味若市民要经常需要出入境,每月花费可能多达万元,成本高昂。这不禁令人质疑:来回中港两地竟成为“富人专利”?

检测成本高昂 贵澳门十倍

立法会议员陈健波曾去信特首林郑月娥,提出希望核酸检测费用可与内地看齐,不超过200元,又建议可在香港采集市民唾液样本之后,即日送到内地进行检测,再将结果送回香港,减低成本。也许有人觉得香港生活成本高于内地,不能以内地收费作为参照点,但若与澳门相比,200元己属偏高——澳门政府于5月初已实行“新型冠状病毒常规核酸检测计划”,由澳门卫生局和国检(澳门)卫生检测有限公司合作,每日设6,000个名额,每次收费180澳门元,所有居民首次检测免费,跨境师生更豁免收费。澳门生活成本并不比香港低多少,为何香港的检测费比澳门高逾十倍?

目前港府只为中港跨境货车司机提供每月上限四次,每次350元的资助费用。深圳及珠海口岸亦提供即场的核酸检测服务,收费为港币350元,由港府直接向两地政府缴付。换言之,其余进出香港的人士须自费进行测试。

政府补贴拉低检测费用

不同地区生产的试剂价格可以有很大差异,加上检测人员薪酬丶核酸检测机器、样本搜集模组丶运输费等等,都影响病毒测试的成本。有目前提供核酸测试的化验所表示,现时从德国丶美国及法国等地购入试剂,涉及运输费用丶中间发行商代购费用等,与澳门及内地由当地政府统一采购的成本不能相提并论。举例而言, 德国制试剂每盒约为600元,而据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透露,中国制试剂成本仅为17元。自从广东省政府宣布集中采购试剂后,珠海市政府立即把核酸检测的价格由原来的160元人民币下调至75元人民币,足见集中采购的措施能有效减低购买试剂成本。

接受访问的化验所负责人提到,在过去疫情高峰期间每天接收数百个测试样本,但至近期疫情放缓,需求有所下降,“现在是每天做一百几十个,问题是我做一个也要开机(检测仪),做十个也要开机,但(开机)成本便完全不同。”当记者问到何以澳门等地检测费用能如何低廉时,负责人直言“他们(澳门及内地)做到咁平,必然是有政府资助。”

不过,港府既没有统筹病毒测试安排,亦似乎无意补贴。虽然有不少议员建议一旦落实健康码后,由政府补贴市民检测费用,但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每次回应只表示会尽最大努力确保检测费用及供应量,一如政府此前处理口罩问题般,以市场供应增加价格便会下降作挡箭牌。

大学研发快速测试 无一在港应用

根据卫生署提供的最新数字,其化验服务处现时每日可处理超过2,000个样本,而每一百万香港人中有4万人有进行过新冠肺炎病毒测试。相比澳门每天可进行6,000个检测,香港效率明显偏低。

是香港的技术不够先进吗?答案显然不是。香港三所大学在疫情期间先后研发了快速测试技术:香港大学医学院研发出只需两小时便可得出结果的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验测试,并于40个国家的公共卫生实验室应用;科大研发出只需要40分钟便可得到检测结果的测试仪;理大最近亦与澳门科技大学共同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诊断系统,于20秒内快速诊断病人的病情,较过往每名医生须用15至30分钟的时间迅速。

这些“香港研发”于世界不同地区应用,偏偏却没有在香港“落地”。《香港01》就此向卫生署查询,发言人并未正面回应,仅表示会继续增购仪器及试剂,并尽量增加及调配人手应付需求日渐庞大的工作。

明明香港本地的人才及技术已到位,但检测名额与费用却令其成为一部份人的专利——只有愿意付钱的人才能往返中港两地。在疫情肆虐初期,市面出现抢购口罩潮时,政府也是用一贯“小政府,大市场”的态度,漠视小市民对口罩的需求。到了今天,当粤港澳三地筹备健康码互认,港府难道又要以这一态度,懒理中港家庭,以及需经常往返三地工作的人对核酸测试的需要吗?

赞一下
(5)
83.3%
赞一下
(1)
16.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