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间
根据慧科讯业发表的最新网络舆论报告,今年2月28日当新加坡政府宣布总理及议员减薪那天,香港特区政府高官则公布捐薪给公益金,结果成为全港网民“最愤怒的日子”。
另外,早在4月香港大学的国际研究团队采用人口流动数据,准确预测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传播规律,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以中国大陆各省市案例率先实验。
还有学者发现,近期搜索引擎中,“国安法”与“移民”的关联度高达0.99,意味着大众对“香港国安法”即将立法的第一反应,就是移民。
虽然香港对大数据相关技术的支持仍不足,但随着社交媒体盛行,网络舆情成为现代政治不能忽视的重点之一,私人机构及学者纷纷尝试以大数据分析香港。
慧科发表的疫情报告,侦测今年1月1日至5月15日期间,香港的网络舆论包括84万篇疫情相关贴文、逾2445万则网民留言及2.5亿次网民互动,借大数据进行分析。
“疫情关注指数”方面,在暴发初期,有关“封关”的舆情最为强烈。基于对疫情的恐惧,社会强烈要求“封关”,医护界甚至发起罢工“死谏”。
期间,“口罩”主导了网络讨论,充斥有关买卖口罩的贴文,“两盒,thx”成为潮流语。2月14日,因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屈臣氏开放网上买口罩登记系统,成为网民“最开心的一日”,当天的愤怒情绪也录得最低。
几乎每天都举行的疫情记者会反应较好,而将网评负面数及正面数相减后,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成为最受欢迎官员,卫生署长陈汉仪排第二位。
但港府5月初宣布向全民派发铜芯口罩时,调查显示港人对此“不特别欣赏”。近70%的舆情为负面评价,批评港府等疫期好转才推出这项措施是“错失时机”。
慧科指出,一场疫情忽然间让更多港人对大数据应用有了切身体会,其诸多优势在疫情下更为凸显。
其实,早在修例风波期间,学者利用大数据分析香港政情已渐趋普遍,而且很早就预测去年11月的区议会选举,非建制派可获大胜。
另一方面,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也多次谈到大数据的应用及发展,建议香港的大数据发展,须从讨论提升至执行层面。
他指出,陆、港、澳三地可在不侵犯私隐及为信息加密的前提下,进行互换数据、共享数据,一方面加强疫情防控,同时协助恢复区内经济活动。
但香港在应用大数据科技助力防疫工作方面,仍出现不少问题。
单在3月全港就发出超过400封违反检疫令的警告信,有20多人直接被送到检疫中心,反映追踪监管不足。处于大数据审视下的检疫人士,还随意破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