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成:港人参与街头抗争为何减少?

时间:2020-06-02 07:2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香港国安法

早点

港澳突搜

经过四个多月相对平静的抗疫日子后,香港政局上星期又再度风起云涌。首先是备受泛民主派批评的《国歌条例草案》,事隔16个月终于排在上周三(5月27日)重上立法会恢复二读辩论。紧接着在上周四,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就制订香港国安法的决定草案进行表决,也毫无悬念地高票通过。

在香港热门网络讨论区,不难發现港人对这两大争议法例,尤其是香港国安法的一些有趣反应:在初期,网上世界弥漫着一股末日气氛,许多网民惊慌地纷纷下载用来逃避追踪的应用程式VPN;但过了一天后,网民们很快就消化恐惧并重整旗鼓,号召巿民重返街头反抗。

令人意外的是,与网上同仇敌忾要和北京背水一战的声音相比,现实中却出现了另一番景象。在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宣布有意审议香港国安法后的首个星期天,只有数百名网民参加了“反恶法大游行”,计划从铜锣湾游行至湾仔修顿球场,但期间很快就被警方驱散。到了上周三立法会审议《国歌条例草案》,参与的示威者也是廖廖无几,与去年反修例运动的大规模人数相差甚远。

无论是网络抑或是近来的多个民调,都显示北京实施香港国安法激起了许多港人强烈不满。但为何近来参与街头抗争的港人人数却不似预期,而是出现“网络热、社会冷”的情况呢?

某程度上而言,这或许和警方严密布防的新策略有关。在去年反修例冲突期间,示威者一旦聚集,就会出现打砸店铺、纵火等暴力行为。香港警方吸收了这个教训,上周一早就部署应对,并且“以快打慢”阻止暴力扩散。

以上周三为例,当天有网民发起包围立法会反对《国歌法》行动。我一大早到现场观察,甫走出地铁站,就见到警方在多个地点设立封锁线,禁止市民前往立法会;走到立法会附近,更是五步一警察,十步一岗位。相比之下,无论是2014年的“占中”游行,还是去年的“612”反修例运动,示威者都能够轻易到立法会门外聚集,向警方发起冲击。

事实上,对一众抗争人士来说,在“限聚令”下发起大规模示威行动也无疑陷入了两难局面。一方面,他们一旦上街,无可避免将会增加染疫风险;另一方面,警方在“限聚令”下动辄执法,向示威者发出告票罚款,也令抗争人士破财。

至于领军的泛民政治人物,在当前上街抗争的成本也比以前高。较早前,香港警方大举搜捕民主派领袖,指控他们“未经批准集结”等罪名,部分案件已提堂。若他们再次组织或参与无不反对通知书的集会,很有可能会被立即还押。

当然,一些民主派人士嘴巴不提的是,9月立法会选举前夕,许多有意参与的政治人物都无意采取太多激进的抗争行动,以免有把柄落入特区政府手上,以致无法参选。

但北京和特区政府当局也不能高兴得太早。不能否认的是,经过了一年的抗争运动,香港抗争者的怨气并没有明显地随时间而减退。来自香港恒生大学和岭南大学的邓键一和袁玮熙两位学者,一直有跟进曾经参与反修例示威的港人的心态变化。据他们最近一次调查发现,大部分曾参与示威的受访者仍然接受各种激烈抗争方式。其中,投掷汽油弹可说是整场运动最贴近武力上限的抗争行为,仍有50.9%表示接受。

除了街头抗争,激进化的范畴也涉及议会层面。过去一段时间,有意见认为如果民主派在立法会得到过半议席,应该否决港府所有议案以迫使当局让步。在这次调查中,也有近八成受访者表示“同意”或“十分同意”。

上述调查结果对评估香港抗争运动的走向,或许可以带来一些启示。它似乎反映了累积了大半年的民愤没有因为疫症而消退,曾经参与示威的港人仍然坚实地支持激烈抗争。当街头抗争没有成效,很多港人甚至接受了“议会揽炒”(同归于尽)。

随着香港国安法细节即将公布及推出,泛民主派的抗争能量也正在不断酝酿和壮大。不难想象,在即将到来的“六四”,以及“609”“612”等反修例运动的重要纪念日子,街头上若再次出现暴力抗争的场景不令人感到奇怪。对深爱香港这块土地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件好事。

赞一下
(54)
12.4%
赞一下
(383)
87.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