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锐民:为何港人只有两种“选择”?

时间:2020-05-26 07:2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早点  港澳突搜

易锐民

上周末去爱民邨探访岳母,刚好碰见她跟邻居谈琐事,话题原来是最近一个多月,同一座公屋竟先后有五名长者去世。死因除年老体弱外,都是因为过去一年没法外出,郁郁而终。

刚失去挚爱的岳母很激动,她哭诉:“他(岳父)本来还好好的,很想去哪里就到哪里,但那些黑衣人打烂了地铁升降机,他是坐轮椅的人,怎样出行呢?”当然,今年初爆发的冠病疫情,进一步打乱了老弱伤残的出行安排。

香港疫情稍稍受控,马上就落入了中美角力漩涡中。尤其北京上周突然推出“港版国安法”,那些表明誓死反抗的黑衣人又出来搞破坏,使香港再跌入深渊中。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港版国安法”将会彻底摧毁“一国两制”,剥夺《基本法》赋予港人的基本权利及自由,把香港推向“真揽炒”的边缘,尤其失去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支持的一方则一如既往认为,“港版国安法”合法合宪、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北京只针对很少部分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大多数不犯法的港人不会有事。而且,香港社会恢复稳定,对投资人也有利。

支持与否,谁是谁非?对于经历过修例风波的香港人,相信每人心底里都有各自的答案。我岳母就坦言,最好就是立法之后,将那些间接害死长者的黑衣人全部“拉哂”(拘捕)。

至于经常号召黑衣人行动的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刚在推特上一口气发贴11次;其中一贴提出港人只有两种选择:移民或留下来战斗到底,而他选择后者。

为什么港人就只有这两种选择?黎智英所说的“港人”,到底是谁?他说“香港是我家”,难道作出第三种选择“留下来但不战斗”的香港人,香港就不是他们的家?

香港过去数十年曾经历不少风浪,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香港归属”问题,中英两国关于香港前途多轮谈判流出的消息,都曾为香港股市带来剧烈震荡。1983年,谣传谈判破裂,除了9月23日恒生指数单日急挫7.5%外,港元更出现大幅贬值。

1984年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但恒指却仅见746点,未再跌破对上两年低位;同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恒指反弹37%。1985年,恒指更明显重拾一浪高于一浪的升势。到今天,逾2万点水平已有很长时间了。

中国大陆经过40多年的改革后,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少大陆人包括地方官员,已开始看不起香港。随着香港政制争端及感受到北京的“无形干预”,部分港人的偏见和对大陆的不信任也愈来愈深了。

继2012年国民教育科风波之后,2014年的“占中”运动、2016年的“旺角骚乱”及去年的修例风波,终结束了过去30多年陆港两地共赢时代,取而代之是愈来愈深的陆港矛盾。

不过资深投资者发现,在历史洪流中,政治风波大多只会造成市场波动,很少会改变整体股市大局的趋势。暂时来看,香港的确会有人想移民,有外资要撤走;但当风波过后,香港的明天未必太差。

更有人打趣说,香港将掀起的撤资与移民潮,可能是北京所乐见,甚至是蓄意为之,因为北京特意投下一颗惊吓弹,将部分离心的香港人全部驱走。当要走的人走了,香港可能就恢复健康。

对大多数港人来说,“港版国安法”可能是人生中面对的最大危机。当撤资与移民潮开始后,香港经济可能一落千丈,中老年人要担心退休日子难过,青年要担心个人前途问题。

然而,站高一点去看,这将是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财富格局将出现大洗牌。香港的地位将被重新评估,由过去侧重“国际”,转变为更重视“陆港”。由于中美之争十年八载不会结束,香港处于夹缝之间,立场没有选择余地。

只要大陆经济持续发展,未来10年香港经济尚有可为,皆因大陆还需要香港这个融资平台。只要14亿人生活稳定,理论上其需求可支持700万港人过日子。

至于10年之后的香港如何走下去,则是港府需要思考和规划的长远问题,也是我们这批仍留在香港发展的人,需要深思的出路。

赞一下
(292)
89.3%
赞一下
(35)
10.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