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党党魁钟国斌认为,香港纺织业界很多公司都出现经营困难,港府若公平地把这项涉及3亿港元的项目,交由不同公司生产,就可协助业界缓解困境。港府没公开招标,令人感觉私相授受。
易锐民 香港特派员
港府向全民派口罩,一桩好事却演变成被指控利益输送,生产商更被质疑在越南生产,是让越南得益而港商没受惠。港府则反驳说,随着成本不断增加,生产商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
港府日前宣布免费派发可重用的“铜芯抗疫口罩”(CU Mask),但一直没透露生产商,直至发布特首林郑月娥参观工厂照片时,被传媒发现生产商为晶苑国际。由于该集团有代表在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担任董事,而HKRITA是负责统筹港府这次口罩项目的机构,外界纷纷批评港府没有公开招标的做法,认为涉嫌利益输送。
创新科技局常任秘书长蔡淑娴证实,口罩由晶苑在越南生产,荃湾南丰纱厂无偿借出地方摆放口罩缝制车间,土瓜湾联业制衣则负责较小规模的生产线,大埔工业邨的龙达制衣则负责消毒工作。
蔡淑娴解释,没招标是因为冠病疫情2月份暴发时难觅厂商,当时委托属港府资助的非牟利机构HKRITA统筹项目,没任何私利,晶苑行政总裁罗正亮获悉该项目后,主动伸出援手,并由身兼HKRITA董事的晶苑执行董事王志辉跟进。她强调,寻找生产商、物料的过程已跟足港府采购的程序,但她没有透露晶苑承接生产的价钱,只表示非常相宜。
学者:反映港人对港府信任度低及诸多挑剔
本身同样利用香港理大的技术,生产可重用口罩的自由党党魁钟国斌认为,要制造近千万个口罩,而香港没有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料铜线,当局当初担心原材料被抢购抬价是可以理解的。
但他认为,香港纺织业界很多公司都出现经营困难,港府若公平地把这项涉及3亿港元(5500万新元)的项目,交由不同公司生产,就可协助业界缓解困境。港府没公开招标,令人感觉私相授受。
负责研发CU Mask的HKRITA说,计划生产约900万个口罩,越南将生产连消毒约850万个,目前已完成500万个,并付运到港。余下未生产的口罩将借用南丰、联业及龙达生产及消毒。
晶苑集团及联业制衣分别有代表担任HKRITA董事;联业制衣董事李乃熺曾任HKRITA主席;龙达则曾与HKRITA合作开设旧衣升级再造工厂。
晶苑由“纺织大王”罗定邦长子罗乐风于1970年创立;龙达则由“毛纺大王”、港龙航空创办人曹光彪创立,现任董事为其孙女曹惠婷;联业制衣另一董事李国本同时为东亚银行的董事之一。
公民党议员陈淑庄批评,港府派口罩本身是好事,但公布安排时神神秘秘,要在传媒披露后才公开,令人生疑。她也说,晶苑的董事又是负责项目的HKRITA董事,其中可能涉及利益冲突。
当局公布,截至昨天下午5时,港府派发的CU Mask共收到超过81万宗登记,涉及的总登记人数达223万。分析人士指出,早前全球抢口罩,港府披露曾全球招标但买不到时,被反对派讽刺“低能”;现在港府不招标而秘密生产成功,又被批评缺乏透明度,反映港人对港府不但信任度低,更诸多挑剔。晶苑股价昨日初段曾急升14.5%,最终收报2.25港元,涨幅达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