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意识形态挂帅 美新政策挟港制华

时间:2019-12-13 22:2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明报社评

美国对华政策冷战味道愈来愈浓,投射在对港政策,就是愈益意识形态化、侧重香港的政治利用价值。美国驻港澳总领事史墨客撰文,高谈美国对港人权承诺“始终如一”,中方反斥美国对人权问题双重标准才是“始终如一”,正正折射这一变化。中美堕入“修昔底德陷阱”,遏制中国成为民主共和两党共识,美国商界关注华府对华、对港政策转变,会否损害美方利益。前驻港澳总领事唐伟康最近撰文,提及《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对美国带来的风险,认为华府必须避免为了“惩罚中国”,采取有损香港及美国经济利益的行动,反映美国精英另一种考虑,问题是华府冷战思维当道,香港深陷漩涡,已是难以抽身。

现任前任总领事撰文

折射美对港政策变化

12月10日“国际人权日”,史墨客发表文章,强调人权是普世价值,批评中国政府打压人权,重申美国“坚定支持香港珍视的自由、司法制度与生活方式”,无论是1992年通过的《香港政策法》,还是早前通过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下称《法案》),都反映“美国对香港自治与人权的支持始终如一”。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反击,批评史墨客以人权为幌子,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还反讽美国一边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一边“大言不惭以国际人权人士自居”,双重标准始终如一。

中美“咪高峰”外交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值得留意的是,前任驻港澳总领事唐伟康最近亦撰文,表示香港仍然享有内地所没有的高度自治、自由和法治,当下关键是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的独特自治地位,能否安渡今次危机“生还”下来。他强调,维持香港一国两制现状符合美国利益,华府须紧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美国决策者的目标,应该是巩固香港现状而非推动改变,美方应避免采取“有损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信心”的举措,以及“惩罚中国之余同时打击香港”的行动。唐伟康认为,《法案》通过反映华府支持香港保持高度自治,惟“亦为美国带来新风险”, 倘若美国不再视香港为单独关税区、不承认香港独特地位,除了打击港人,也将损害美国经济利益。

唐伟康与史墨客的文章,反映两套不同的思路,折射了美国对华和对港政策的转变。尼克逊时代以来,美国对华政策核心是接触交往,华府初期着眼“联华制苏”,之后则倒向经贸利益;1989年后,美国对华政策“围堵”成分一度加重,然而华府操作“人权牌”背后,最看重的仍是经济利益。中美“和平交往时代”,讲的是生意,香港扮演桥梁角色,当然猪笼入水,美商也以香港为重要据点。

可是近年中美关系丕变,由侧重“接触交往”倒向全面“遏制对抗”,国务卿蓬奥卿说得很直白,美国要中国在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中,“在其合适位置安安分分”,不要挑战美国霸主地位。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关心经贸利益远多于民主人权,可是这两年华府气氛已不再一样,中美堕入“修昔底德陷阱”,华府政界倾向以冷战思维看待中国,政治上讲围堵遏制,经济上讲高科技脱鈎,意识形态操作亦愈来愈多。

蓬佩奥作为美国最高外交官,最近谈及中国问题,经常不用“中国”或“中国政府”,而是称呼“中共”,加强利用意识形态,争取其他国家支持华府遏制中国。上月他在柏林发表演说,便形容美国是与中共而不是跟中国冲突;今年初,特朗普前军师班农与华府多名大右派联手,重组冷战时代针对苏联的“当前危机委员会”(Committee on the Present Danger),矛头对准中国,反映的是同一趋势。美国对华政策遽变,对港政策不可能照旧。《法案》通过反映中美“斗争对抗时代”,美国对港政策不再以经贸利益为先,而是更侧重意识形态和香港的政治利用价值。史墨客大谈支持香港人权,不过是上行下效,跟随上司蓬佩奥办事,印证美国政策转变。可是美国部分商界精英显然担心这一趋势,将损害他们以至美国长远利益,唐伟康文章反映的正是这一问题。

对华政策陷冷战思维

美国加强操作香港牌

唐伟康表示,不再承认香港独特地位,必定打击港美,但对北京的影响却很有限,“拿香港问题去突出北京管治过失,也许对华府有吸引力,可是这只会加深(外界)对香港未来忧虑,进一步打击香港”。当然,唐伟康最关心的是美国利益,他主张的“巩固”香港高度自治措施,是促请华府将香港视为“独立角色”,加强港美两地政府间对话、增加美国高官访港次数,强化美国在港影响力,北京会怎样看待这种主张,叫人有不少疑问。美国一些政商精英希望华府小心,“玩坏”香港对美国不利,操作香港问题不要“玩得太大”,不代表叫华府停止打香港牌制华,唐伟康也强调,对美国而言,香港是宣扬开放社会价值观的有用平台。当前香港社会撕裂,政治意识形态挂帅,华府加强意识形态操作所带来的共振效应,绝对不能低估。

赞一下
(7)
70%
赞一下
(3)
3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