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社评
反修例风暴持续近半年,香港经济失速下滑,旅游相关行业固然首当其冲,连走廉价民生路线的快餐店生意亦受严重影响,虽然全港整体失业率仍处于低水平,然而部分行业失业情况已显着恶化,倘若经济衰退持续,未来数月有可能显着转变,政府有需要加强力度“撑经济保就业”,立法会亦应尽快通过一系列纾困措施。反修例风暴令香港社会和经济生态出现了重大变化,以往一套经营模式未必再行得通,部分行业难望回复昔日风光,有必要调整策略“化危为机”,政府亦应加强就业再培训,协助部分失业者和基层市民转行,配合社会长远需要。
旅业零售打击大 快餐业未能幸免
香港经济衰退,全年负增长已是板上钉钉,明年情况也不乐观。近期香港经济负面消息不断,数据触目惊心。根据本周公布的最新数据,上月商品整体出口货值,较去年同期下跌近一成,跌幅甚于预期,至于上月访港旅客人次,按年更大跌近44%。若说前者主要反映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后者则明显与反修例风暴有关。
7月以来,访港旅客人数跌幅持续扩大。仇视内地的氛围,固然令很多内地客却步,就连邻近国家游客也纷纷避免来港。根据旅发局数字,内地及短途市场,上月分别下跌约46%及43.5%,当中泰国及韩国急跌近六成。有访港日本游客疑被误当内地人,在街头遭围殴“私了”,不少日本传媒均有报道。香港经营多年的“好客之都”形象重挫,实非短期可以复原。香港旅游业迎来寒冬,引发连锁效应,航空、零售、酒店等相关行业均受冲击。受旅客人数下跌影响,国泰航空据报打算削减明年的航运力,香港航空更宣布,明年2月起停飞温哥华等3条航线。
当然,很多港人并非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对于业界惨淡情况感受不深,甚至怀疑当局是否夸大反修例风暴对经济的影响,惟不少迹象显示,香港经济民生所受打击确实不轻。一般来说,每当经济衰退,廉价肉食和快餐通常都受青睐。以美国为例,麦当劳往往被视为“抗衰退”股票;午餐肉消费显着上升,亦是经济衰退的一个指标。可是当前香港的情况却有点特殊。
香港第3季经济按年萎缩2.9%,内部需求明显转差。过去数月暴力事件不断,商场提早关门、铁路提早收车,市民外出消费用膳意欲大减,除了高档食肆生意大减,连面向普罗大众的快餐店和餐厅亦受到打击。大家乐、大快活和翠华等公布最新业绩,有的转盈为亏,有的盈利大跌三四成,跌幅之大甚于2003年SARS时期,有公司表明需要控制成本节省开支,倘若社会乱局持续,前景并不乐观。
饮食、零售和旅游业在港雇用大量基层市民,市道吹起逆风,危及不少人饭碗。诚然,早前政府公布8至10月整体失业率为3.1%,只升0.2个百分点,仍属低水平,与2003年SARS后失业率达8.7%的历史高位相去甚远,可是失业率属于“滞后数据”,现在无法断言失业率何时见顶。根据政府内部估计,倘若社会情况没有改善,明年失业率可能升至5%。目前餐饮业失业率为6.1%,属6年高位,未来两月是旺季,业界相信一些中小型食肆会坚持营运下去,希望守得云开,可是如果经营状况未见好转,明年春节后可能出现结业潮,行内失业率可能飈升至8%。
今年8月以来,政府公布了3轮纾困措施。失业率会否显着恶化,未来数月才是关键,当局必须密切留意情况,适时加强力度“撑企业保就业”,立法会也应尽快通过之前一系列纾困措施拨款。世事有危亦有机,政府出招纾困之余,亦应思考如何顺应社会经济变化,透过就业再培训等支援手段,协助失业者转型。
部分行业风光难续 因势利导鼓励转型
香港经济发展扭曲,产业错配严重,教育和就业培训跟不上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需要。举例说,过去十多年,香港旅游业和部分零售业受惠于内地自由行,表面风光兴旺,内里愈益扭曲,赚快钱心态令业界发展变得畸形,严重影响民生。反修例风暴对香港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态,带来根本改变。对于部分公司来说,以往依赖内地客发财的经营模式已是不可持续,它们除了面对短期经营困难,同时更要面对行业长远萎缩压力。
这种结构性的经营环境变化,意味相关行业雇用人数将显着减少,不少人需要转行。当然,部分工种诸如保安等,可以吸纳一些失业者,然而政府亦可因势利导,透过再培训计划,配合相关政策安排,诸如改善薪酬待遇及工作环境等,将部分劳动力引导向一些符合社会长远需要的行业。由安老到“陪月”等服务,香港很多行业其实都需要人手,当局可以提供更多培训课程以至经济诱因,鼓励和协助失业者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