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观点:我们亲手摧毁了这个城市

时间:2019-11-12 10:3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01观点

香港正承受多重打击,政治冲突、经济不公、民生窘迫。然而致命一击来自我们放弃道德,亲手摧毁了这个城市。

6月14日,数千名为人母者在中环遮打花园集会,坚定地宣告“孩子不是暴徒”,并要求特首林郑月娥撤回《逃犯条例》修订。那时,社会不少人称许那些被警方和政府草率地定性为“暴徒”的示威者,说他们即使被赶进太古广场,也没有一家店铺受破坏。6月16日大游行,参加者自发收拾垃圾,并分类回收。那夜,警方克制而戒备,强调不会清场,待天亮后与占领者谈判,不久后道路重开。

五个月前的香港,如今回首,恍若隔世。

“装修”与“私了”

现在示威者党同伐异,闯进“蓝店”大肆捣乱,美其名曰“装修”。所谓“蓝店”,有的如中银香港般只因其为中资,有的如美心集团般只因创办人之家人曾批评示威者,有的如优品360般即使澄清与“福建帮”割席也无补于事。

起初他们辩称,破坏建筑物算不上“暴力”。但我们多次看见,警员落单之时被示威者拳打脚踢,“蓝丝”市民因为批评示威者而遭追打至头破血流。这种野蛮的行径,他们美其名若“私了”。歪风长而不息,甚至向“蓝丝”泼液体后点火焚烧。没有人会因为太年轻而不知道林彬惨剧,只会有人故意让愤怒盖过良知而做出暴行。

执法问题一再出现

千万不要误会,愤怒盖过良知的,不只是激进示威者。元朗的白衣人和北角的“福建帮”聚众打人,“蓝丝”袭击穿黑衣的示威者,甚至乎警员也是如此。毋庸置疑,警察肩负执法之责任,但当“暴徒”不停公然挑战法纪,及面对市民的指骂甚至挑衅,他们已不再区分哪些是“暴徒”,哪些是一般示威者甚或围观之市民。部分警员按捺不住情绪,动辄制伏市民;即使对方没有威胁,仍挥棍攻击。

许多人说,香港之所以陷入如斯境地,皆因制度失效。然而,单是制度失效,其实并不至于此。因为虽然监警制度乏力,警察仍然可以严守纪律,依法办事;虽然社会不公义,甚至有警员执法不公,示威者依然可以不做越矩之事——若然我们仍看重道德,懂得自律。香港目前最严峻的并非政治危机、外在之制度失效,而是道德危机、内在之良心失效。

“黄蓝”凌驾“黑白”

我们的社会好像得到柏拉图笔下《理想国》中的隐形戒指般:如果你戴上一枚神奇戒指,为所欲为也不会被知悉,你还会循规蹈矩吗?我们被《理想国》中的格劳孔(Glaucon)不幸言中,选择了为所欲为。更不幸的是,道德和正义沦落为我们为了一己利益之说词,君不见激进示威者的种种暴行竟获人拍手叫好?个别警员的过火执法也有人以“止暴制乱”来无条件支持?我们口说“黄蓝是政见,黑白是良知”,现实中恰恰以“黄蓝”政见凌驾“黑白”良知。

每星期冲突过后,“黄丝”都只会着眼于警察不当的执法,并因而支持示威者采取更暴力、更激进的手段;“蓝丝”也因看“暴徒”的恶行,支持警员全力执法,甚至不怕超出规范。我们何时才肯承认,我们早已为了政治立场而放弃应有的道德价值?这种取态更令社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五个月来形势没有任何改善,反而一直恶化。这个城市如今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乃每个人之共业:不只是“黄丝”或是“蓝丝”,不只是在街上冲突或选了边而旁观的人,每一个人也有份亲手摧毁这个城市。

香港的命运在香港人手中

对于众矢之的之政府,我们不厌其烦地提醒它,不要低估民怨之大,也不能对社会撕裂坐视不理,必须多管齐下化解危机、消弭民怨。监警会的国际专家近日建议成立具法定权力之委员会调查反修例风波,实应获得重视。但不论政府怎样决定、何时回应,我们都不能诿过于人,香港这座城市之命运决定在香港人之手中。当我们为了立场而放弃道德、选择不义之手段,香港就只能成为不道德、不公义之城市。因为每一座城市之灵魂都不是任何外在之制度,而是活在其中、构成其所是之市民。

电影《十年》在结尾中引用《圣经》指出,“时势真恶。你们要求善,不要求恶,就必存活”;香港大学政治学教授陈祖为在题为“天下无道”的讲座中,以王阳明之“觉民行道”来提醒香港人,不论政府是否行道,人民都要执着于道、秉行良知。两者异曲同工之道理并不难懂,若然我们仍不醒悟、回头是岸,原因无他:我们叫不醒在装睡的人。

赞一下
(148)
71.2%
赞一下
(60)
28.8%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