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
港澳突搜
香港自6月9日爆发大规模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的大游行后,社会就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近来的示威冲突甚至愈演愈烈。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至今已持续四个月的社会运动中,各大媒体的现场直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难免令人联想起传媒学上的“CNN效应”。
1991年,美国有线新闻网(CNN)通过卫星每天24小时滚动式报道波斯湾战争,吸引了许多美国人呆在家中收看电视新闻,导致国内消费减少;同时,美国政府官员也通过观看CNN电视节目了解战争情况,进而决定了对外决策,以至后来,有人把这个现象称为“CNN效应”。
若仔细观察这次香港的反修例风波,也不难看出电视、报纸和网媒的直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譬如,以往暑假是香港零售业的旺季,但接二连三出现的大型反修例示威活动,令社会变得不稳定。除了游客大幅减少,很多港人都说天天看电视直播,心情低落,消费意欲大受影响。
根据港府统计处最新公布的零售数据,今年8月份零售销货总值暴跌23%,较2003年沙斯高峰时下跌15.2%更加严峻。香港的零售、饮食、酒店及旅店业的就业人口大约有55万,随着港人的消费意欲持续疲弱,这批数十万计的打工仔的收入以至饭碗,恐怕将受到极大影响。
另一方面,从过去四个月的局势来看,香港媒体在电视及网络屏幕上持续不断地播放示威画面,也经常牵着抗争者和特区政府的鼻子走,影响了整个事件的变化。这个“CNN效应”的影响力更大。
比方说,反修例运动在6月初爆发后,部分示威者出现连番暴力行径,尤其是在沙田新城市广场打伤警察,引起一些温和的市民不满,民意开始反弹。但到了7月21日,许多人从媒体直播中看到一批白衣人在元朗西铁站内袭击市民,民意随即又大逆转,呈现一面倒地同情和支持示威者。
到了8月14日,大批示威者前赴香港国际机场聚集静坐,筑成人链阻止旅客登记、离境,迫使机场管理局宣布取消大部分航班。这个运动成功瘫痪了机场,但也在香港以至国际社会产生了极为负面的效果,令支持和反对示威者的声音重新出现平衡。
大致上来说,香港各大新闻媒体不间断地对反修例示威运动作现场直播,让市民如置身现场看到冲突场面,有利于社会对整个运动或事件真相的了解,但同时也给香港社会带来一些弊端。
首先,各大电视、报纸和网媒为了抢占收视率,纷纷采取“炒作”策略,集中直播运动期间最危险的场景,在某个程度上营造了一个过度危机四伏的假环境。
在媒体广泛报道和过度炒作之下,很多港人生活在惶惶不安中,心理负担沉重,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透过媒体的直播全天候接收不同种类的信息,一度出现了自杀“传染效应”。
其次,处在新闻实时报道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去思考,作出反应的时间被压缩。在此情况下,媒体对示威运动的直播,有时反而可能扮演对运动推波助澜的角色。
香港地方小,交通方便,这个问题尤为严重。据我接触的一些示威者反映,当他们从电视滚动新闻中看到警察在示威现场殴打示威者,往往会冒起一股无名火,愤怒地赶赴现场支援示威者,令运动的参与者及观众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其实不再仅仅是事件的观察者,而变成了运动的参与者。
更甚的是,香港网络发达,很多自媒体的人士喜欢在大大小小的示威运动中拿着手机做网上直播。不过,他们往往是根据主观意愿,通过镜头即时描述事态发展。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事件的真相往往因为立场和观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呈现。在今天资讯爆炸的时代,媒体的直播其实有时未必能够呈现完整的真相。
不消说,媒体在社会运动中的角色应该是旁观者,如实报道事件的进展。但在当前高度政治化的香港社会,媒体各有各的立场,以致直播也难免充斥着各类政治动机。在“CNN效应”面前,如何谨慎看待不同政治光谱的媒体直播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