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抵制起底欺凌 不要“仇恨学园”

时间:2019-08-30 07:4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明报社评

香港新学年将至,不少家长心里都有些忐忑,不知校园变成什么状态,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预料,网络“起底”、欺凌儿童及青少年个案数字将会上升,公署将会优先处理,减少对学童的伤害。网上起底成为了“另类攻击武器”,由警察到激进示威者都成为“起底”对象,俗语常说“祸不及妻儿”,可是现今网上氛围却是“祸必及妻儿”,诸如“麻包袋接放学”等留言,实际已涉及恐吓。学校应该是学童快乐学习成长的地方,不应出现“仇恨学园”、“欺凌学园”,办学团体、校长、教师和家长需要携手协力,以保障学童身心健康和安全为开学首务。

网上起底成政治武器

开学后校园欺凌恐增

香港局势动荡,开学在即,社会紧张不安的气氛也渗进校园。有中学生发起罢课联盟,表示已有超过90间学校的学生参与。教育局和不少学校表明反对罢课,事态发展难以预测。

同样难以预测的,还有校园欺凌情况。最近网上出现不少有关警员或持不同政见人士的个人资料,连他们子女的名字、相片、就读学校亦被公开,私隐专员公署便提到,有网民上载一张被“起底”的家庭照,下面留言“麻包袋接放学准备”;另外,亦有网民发起于开学日在纪律部队宿舍外一齐“保护”警员子女上学及“记住佢哋嘅样”。有网民公开煽动校园欺凌,呼吁其他学生在开学后尽快找出“目标”,欺凌有家属当警察又或支持警方的同学,有人甚至在网上张贴“欺凌手册”,罗列各种招数,轻则向目标投掷垃圾侮辱,重则杯面淋头拳打脚踢,甚至插赃嫁祸诬告他人。

有网民不讳言,发起欺凌警察子女,除了是要报复警方,也是为了向身为警察的家长施压,目的是要逼他们为了家人辞职,务求打击警队,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变相以警察子女作为要胁斗争手段。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一些网民“戏言”,毋须当真,不过话说回来,过去两个月,网上很多原先看似不太可能成真的激进呼吁,最终都化为了实际行动。虽然校园欺凌并非什么新鲜事,部分学校和老师可能都有应对经验,然而处理个别学生纠纷,跟应付有系统、有组织、有动机的欺凌,难以相提并论。除了警察子女,也不排除有其他学童,因为各种政治原因,在校内受到白眼或针对。私隐专员预期,开学后儿童及青少年被“起底”的个案会上升,校方和家长需要密切留意,及早介入,防止事态恶化。

反修例风波持续逾两个半月,不时有人在网上被“起底”,私隐专员公署表示,6月14日以来,接获及主动发现逾760宗疑似“起底”个案,情况前所未有。署方已“特事特办”,将超过600宗可能触犯刑事罪行的“起底”个案,转介警方跟进。以往的“起底”个案一般涉及私人纠纷、情侣闹翻等,今次则牵涉大规模肆意攻击、煽动,并存在恐吓行为,事态性质更为严重。根据公署资料,针对警察的“起底”虽占大多数,惟亦有示威者、医护人员等成为受害人,例如有人公开一些激进示威者的相片、姓名及职业等资料,呼吁雇主避免聘请他们,反映不同政治立场的网民,都将网上“起底”作为政治武器。

教师紧守教育专业

家校携手保护学童

网上“起底”本质就是一种欺凌,企图令别人惶惶不可终日、饱受精神折磨,甚至试图煽动他人加诸身体伤害,是卑污可耻手段;“起底”氛围弥漫,还会带来“噤声”效果,侵害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令其他人不敢多言又或见义勇为,以免成为“起底”攻击对象。不管受害人政治取向或身份,社会都应该一视同仁,坚决向“起底”行为严正说“不”,任何情节严重的个案,必须绳之于法,遏阻当下歪风。

学校应该是学童健康成长的地方,办学团体、校方和家长应当携手协力,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安心上学、愉快学习,不会在校园感到不安和恐惧。家长应提醒子女,不要参与任何欺凌行为,若有问题应找可信任的老师或驻校社工商量;校方应以保护学生为优先,如有需要可考虑暂时宽松处理课业事宜,让老师有更多时间接触学生;前线教师应密切留意校园内学生之间的互动,看看有否异样,同时亦要避免让个人情绪和政治立场影响教学工作。

教师也是人,有情绪有好恶,过去两月,一些教师积极参与了社会运动,然而回到校园,每位教师就要坚守教育专业,一视同仁对待每名学生、鼓励多角度思考。昨天有警察组织代表称,有警察子女在校园受欺凌实质例子,有个案甚至涉及教师。有关指控极为严重,警察组织宜更多作说明,教育局亦应了解跟进,弄清楚会否是一场误会。较早前,有教师因为在网上发表“黑警死全家”一类言论,惹来极大争议,多少影响了家校信任,新学年校方和家庭应保持紧密沟通,加强互信。

赞一下
(6)
54.5%
赞一下
(5)
45.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