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11周的香港反修例示威活动昨天继续吸引了数十万计人员参加,这场动乱是否已经来到拐点,受访的大陆与香港观察人士莫衷一是,有者认为更大的风暴还在眼前,也有学者认为香港社会抗争将转为碎片化的滋扰行为。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正思香港总裁陈少波受访时向《联合早报》指出,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香港可能会迎来更大的风暴,尤其是箭在弦上的9月罢课行动启动后。
他警告:“罢课动员的深度和广度超出想象,大学生、中学生、老师可能都参与,这会带来一些年轻人的心理和情绪问题,甚至可能出现悲剧,让社会的气氛进一步紧张。”
陈少波也指出,主张继续“勇武”的团体本月16日仍在香港举行的“英美港盟、主权在民”集会,提出“揽炒”(指玉石俱焚、两败俱伤),让他对风波短期内平息感到悲观。
不过,较乐观态度的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则认为,尽管目前民意尚未转向,但香港社会对暴力抗争和过激行为的反感声变大,“这场动乱应该会朝着结束的方向迈进”。
刘兆佳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北京近期接连在外交战线出手警告西方国家不要插手香港事务,有可能采取反制行动以切断香港动乱的外部干涉力。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田飞龙则认为,在反修例的群体内部,虽然没有人明确表明“割席”——即温和派和勇武派分道扬镳,但悄悄退出或不参与激进抗争活动的情况已经在发生,反映出不合作运动内部也有剧烈争议。
他因此相信:“香港社会法治的力量和公民社会的力量,以及理性的力量会复苏。”
不过,田飞龙也提醒,转变需要一定过程,香港未来几个星期仍可能继续发生示威、罢课等活动,但少了反对修订《逃犯条例》这样一个聚焦点,规模和凝聚力可能减弱,而是变成碎片化和散乱式的滋扰行为。
不断深化的族群撕裂 为未来治理带来更大挑战
另一方面,受访学者也都指出,即便反修例风波得以平息,香港社会不断深化的族群撕裂,将为香港未来的治理以及北京的香港政策带来更大挑战。
刘兆佳说,特区政府未来必须推出各种有利于香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政策,也可能对管理团队做改组,改变一些施政作风,跟各方面重新建立沟通。
从北京的角度,刘兆佳认为,中央会继续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寻找处理香港问题的方法,但为防止再出现外部势力和内部反对势力搅乱香港局面,必定会加强防卫国家安全。
田飞龙也指出,香港民众的诉求分为民生和民主两个层面,而北京的思路将是“先民生、后民主”。
他预见,北京下来的政策会是在寻找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方向上加紧工作,出台能惠及香港年轻人的政策并使其产生作用,中央也会用更强有力的力度支持和督促特区政府对社会民生的回应,以平复社会的愤怒。
田飞龙也说:“通过经济民生修复社会撕裂,凝聚香港与内地的信任……在国家安全问题得到一定制度性解决后,才考虑民主发展问题。”
(记者是《联合早报》上海特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