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间
香港2014年发生的“占中”运动已将部分港人“恐惧未来”的种子播下,有人后来拍了电影《十年》;这次发生反修订《逃犯条例》风波期间,则有短片《逃犯三部曲》。
《十年》策划人兼导演伍嘉良与电影另一导演欧文杰合组的创作团队“一丁目”,先后在苹果短片平台播出多部作品,都对香港产生很大的政治影响。
这些作品包括《六四被忘录》,以及“逃犯条例三部曲”之《在森林和原野—动物逃犯篇》《砧板上》和《渐暗渐行》。有观众看完《六四被忘录》后称,即使越来越多人近年对纪念“六四”感到无力,但仍会坚持下去。
《动物逃犯篇》通过幽默寓言轻松交代港府“逃犯条例”修订法案的背景;《砧板上》和《渐暗渐行》则最具杀伤力,以似是而非的故事反映修例后的香港“实况”,调子沉重,也让观众非常害怕未来。
伍嘉良接受港媒访问时称,《十年》创作意念源于2014年初,当时他完成纪录片作品《趁还有墟》后,与街坊交流时谈及令人唏嘘的香港现况。
他说:“近几年,香港气氛犹如死局,大家都在问‘如何改变?’,但抗争、咨询、表达渠道都用尽了,也未能换来合理改变。”
其后,他接触了五名年轻导演,了解各自关心的香港议题后,在几乎不设限的情况下开始创作。由于电影没有申请港府电影发展基金,制作成本有限,所以采用比较写实的手法拍摄。
伍嘉良在一场论坛上说:“1997也好,2047也罢,这种死线的感觉往往是由上而下定义出来的,是一种不能改变和有任何质疑的期限,所以我不太想单就数字来想香港何去何从,因我觉得所谓死线可能已出现了。”
《十年》是由五个故事构成的短篇电影合集,包括《浮瓜》《冬蝉》《方言》《自焚者》和《本地蛋》,于2014年初酝酿,最迟一部作品在2015年3月开拍,即横跨了“占中”时期。
电影内容包括北京要在10年内加速在香港实施“国安法”、年轻人要以身体标本作“保育”、德士司机须应考普通话、“港独”与自焚者的关系以及“少年军”参与保密行动等。
《十年》不但在大陆禁播,更被《环球时报》社评点名批评,指它“表现了制作者们的任性”,“带给香港社会的害处很可能大过好处”。社评也说:“在内地人看来,这部片子是完全荒诞的,它所描绘的场景10年后不可能在香港出现。”
《十年》的内容或许真的荒诞,且因各导演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对大陆以至港府的批判尚算客气。然而,《逃犯三部曲》的导演更年轻,更贴近香港年轻人的想法。
一名女观众在《逃犯三部曲》放映会后感触落泪,表示她不相信一国两制,更忧虑香港的前景。她说:“做中国人好恐怖,香港人就乖很多;我不知可以如何,难道要我们装聋作哑生活吗?”
今年4月,北京原则上同意推出五项措施,放宽香港与大陆合拍影片的限制。当时,伍嘉良的反应是,这只是“小恩小惠”,而创作自由更为重要。
经过这次反修例风波后,看来北京对香港电影人的戒心会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