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卫局担心,若撤销或放宽“限奶令”措施,水货需求量可能倍增,奶粉供应链将难以应付,难令香港父母安心,甚至可能重演2013年奶粉短缺的情况。
港府决定维持“限奶令”措施,政务司长张建宗解释,这是因应奶粉水货活动持续;但商界质疑有关决定是制造“陆港矛盾”,是政治考虑多于实际需要。
根据食物及卫生局向立法会提交的资料显示,自2016年起,违反“限奶令”被定罪的个案维持在每年约3800起,未见下跌趋势。大陆一直是香港配方奶粉的最大水货活动目的地,预计需求还会持续。
食卫局认为,“限奶令”措施过去六年有效遏止非本地需求,令奶粉供应链正常运作,但非本地人士对香港奶粉潜在需求庞大,加上近年大陆访港旅客持续上升,预计潜在需求还是相当强劲。
食卫局担心,若撤销或放宽“限奶令”措施,水货需求量可能倍增,奶粉供应链将难以应付,难令香港父母安心,甚至可能重演2013年奶粉短缺的情况。
港府于2013年实施“限奶令”,规定每名16岁或以上人士,24小时内最多只可携带不超过1.8公斤、约两罐分量的配方奶粉离开香港,以确保香港市场的婴幼儿奶粉供应稳定。有关措施曾惹来北京官员的批评。
特首林郑月娥于2017年发表首份施政报告时,提出将用一年时间检讨极具争议的“限奶令”是否须撤销。食卫局辖下检讨委员会去年已提交报告,建议不撤销“限奶令”。
但直至昨日,当局才正式向立法会提交完整的检讨结果。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间,进口配方奶粉总量平均每年5600万公斤,约三成由香港婴幼儿消耗,其余七成以水货或转口至大陆或海外。
政务司长张建宗强调,维持“限奶令”是经过深思熟虑,也平衡了各方意见,目的是确保奶粉供应稳定。
他说,经香港转口奶粉数量增加属正常贸易,显示非本地需求仍很大,海关会继续打击水货活动。
港九药房总商会理事长林伟文认为,奶粉供应短缺问题已成为历史,即使不完全取消限制,也可考虑逐步放宽,例如将携带两罐奶粉出境的上限,提升至四罐。
他说,限制大陆旅客购买奶粉会损害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的美誉。他又称,数据显示奶粉货量非常充足,完全没必要维持“限奶令”。
立法会批发及零售界议员邵家辉也表示反对,认为业界已透过“奶粉券”,确保本地家长有充足奶粉供应,批评港府以政治考虑凌驾市场经济自由。
另一方面,商经局长邱腾华在立法会讨论旅发局工作的会议上表示,将所有大陆旅客都说成“会制造香港不便”,并不公平。 去年有6514万旅客访港,当中3000多万是当日往返的陆客,被形容“逼爆香港”。
有议员关注有大陆领队在港充当“黑工”导游问题,当局承认,暂时不能以法例为基础作出规管,主要靠业界自我约束,要待日后成立旅监局,才可以法例规定导游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