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港铁纵有优良硬件 还须票务便民

时间:2018-08-25 11: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筹备经年、耗资超过八百亿元的高铁香港段,终定于下月二十三日通车,连接上内地二万五千公里的高铁网。有人关心其财务,有人关心其商机,而大多数市民还是从用家角度,最关心其安全、方便、路线和票价。高铁硬件就绪,就看通车时的票务和秩序安排,能否有个提供市民愉快经验的好开始。

  高铁是本港历来争议最多的铁路工程,最初的争议焦点是菜园村收地建车厂,以及昂贵的兴建成本。菜园村赔偿在特事特办的安排下摆平,高昂工程会否成为「大白象」,疑虑并未全消,就看将来的营运成绩,以及给香港经济带来多大效益。

  这条全港最贵的铁路,有全球最大的地下车站,长二十六公里的香港段,花上八百四十四亿元,每公里成本亦位居世界前列,部分原因是政府欲缩窄收地范围,把整条铁路建于地底,成本远比建于地面为高,再加上地质问题,造成大幅超支。

  投资庞大放眼社经效益

  政府官员表示没有想过要回本,至少期望营运上可以收支平衡。政府与中国铁路总公司达成了路线、班次、票价和分帐安排,虽然在每日载客人次方便的估计比原先保守;不过,班次、直达和经停地点都比原先设计为多,形成弹性较大和对旅客较为方便的安排,除了有利营运收入增长,还可望产生庞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高铁的快捷、舒适、方便,势将令港人北上公干、生活、探亲、旅游更为频繁,最明显直接的商机,是本港不少旅行社正摩拳擦掌筹办各类高铁旅游线,除了方便港人北上,亦方便内地人南下,增加本港旅游消费和零售客流。当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逐步形成,带给包括本港在内的整个大湾区的机遇,将令区内发展踏上新台阶。

  乘着这个发展趋势,本港将更加紧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确保高铁能够发挥畅通人流的最大效益,当局在西九总站推行一地两检,全国人大并且颁布决定,为这个安排提供法律基础。

  由买票到上车须保顺畅

  高铁香港段做好了硬件和法律配套,要成功运作还需要软件配合,尤其是售票和车站秩序安排,要是市民经常「一票难求」,在车站取票时又要排很长时间的队,甚至混乱到无法及时取票登车,未上车已经蹩足一肚子气,势必大减以后再搭高铁的意欲,打乱高铁财务算盘,而且大损高铁和香港形象。

  单是购票问题已经有不少疑问待解答。高铁是全国售票,留给本港销售点的比例有多少?即使是网上自助购票,市民仍然到车站取票,西九总站的自助取票机和人手售票窗口是否足以应付?有怎样的轮候安排?如何尽量缩短市民的轮候时间?市民要买内地出发或转车的车票,透过旅行社要付较多附加费,而在西九总站的中铁办事处买票附加费虽然较低,但看来未必有足够窗口应付。此外,程序必须尽量简化,至于小童票如何计算,是否与内地划一资格等,也须有明确安排。

  这些都是高铁通车前就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要广告周知,避免混乱。至于日后,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各种优惠方式,减低市民的负担。

  港铁和中铁总及相关政府部门,须由售票、取票、过关至上车,都确保有足够的设施和妥善的安排,令乘客感到方便顺畅,这样才能够由铁路服务至区域融合,都发挥最佳的「升呢」效益。
赞一下
(2)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