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求内地居民待遇 利生活方便忌索特权

时间:2018-08-18 07:5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社评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公布在即,国务院推出内地居住证制度,为符合资格港澳台人士提供内地居住证明,可以在多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相同待遇。新措施不仅便利常住内地的数十万名港人,亦有助未来大湾区融合。

目前港人在内地生活面对诸多不便,部分源于不必要的条条框框行政束缚,部分则牵涉“两制”根本分际,前者需要拆墙松绑,后者需要小心处理。两地融合是双向进程,各有所得各有付出,分寸拿捏必须合度。港人在内地需要的是方便而不是特权,强求特权优惠,最终付出可能比所得更多。

中共十九大提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大湾区建设。今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透露,港澳居民在内地住房、教育、交通等多方面,将逐步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待遇,方便港人在内地发展。

今次内地居住证制度出台,正是落实有关计划的重要一步。居主证与回乡证存在根本分別,后者只是一种旅行证件,方便港澳居民出入内地,相比之下,居住证是为符合资格港澳台人士在内地居住提供身分证明,让他们在内地享有多项权利、公共服务和便利。

港人在内地生活工作,无论是银行开户、移动支付、网上购票、就业就学、旅馆住宿,以至享用金融服务等方面,都面对诸多不便。以就业为例,现时港人在内地工作超过三个月,雇主要为他们办理“就业证”,手续繁复费时失事。

有港商则抱怨,办理内地营业执照甚为麻烦,部分港商甚至要借用内地雇员身分证作为登记文件。近年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均有意减少这些繁文缛节,深圳前海更率先取消港人“就业证”要求,然而始终只属个別地区试办试行,跟中央今次大刀阔斧措施,实有天壤之別。

居住证制度正式实施后,类似的条条框框行政束缚,有望显著减少。港人只要在内地居住半年以上,有稳定就业和住所,就可申请居住证。只要一证在手,港人便无需再申请“就业证”,也可参加社保和提存住房公积金,与内地居民一样,可以享用多项公共服务、入住过去只接待内地人的旅馆、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以及办理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

广东省常住港人超过50万,在内地各城市读书的港人学生估计亦有1.5万人,居住证制度大大方便他们日常生活,还可以为有意到内地工作、读书及退休的港人提供诱因。中央希望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可以跟其他世界级湾区并列。

论潜力,粤港澳大湾区的确无可限量,惟“一国两制三个关稅区”,却是其他大湾区没有的限制,如何“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推进大湾区建设,绝非易事,第一步当然是要设法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设立内地居住证制度,是相对较简单的做法,为大湾区融合逐步拆墙松绑。

中央和特区政府下一步可探讨简化港人在内地银行开户手续、大幅减低粤港澳通讯漫游费用,乃至将长者医疗券适用范围扩展至大湾区其他医院诊所等。

近年,香港不少意见认为,港人在内地应享有“国民待遇”,除了在医疗、社保、置业等各方面与内地人看齐,还可以参军和投考公务员等。严格来说,居住证制度只是方便港人在内地生活,并不完全等同“国民待遇”。

根据内地法例,出于国家安全和社会利益考虑,外国人不能在内地军事、外交、公安和机要部门服务,也不能出任律师等。虽然港人不是外国人,惟境外人士身分,意味港人亦面对类似限制。这些限制当然会妨碍两地融合,然而从另一角度看,部分限制措施的存在,其实正正体现了“两制”分际。

权利与义务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要跟内地人享有一样的权利,意味亦要负上一样的义务,强求看齐有可能影响“两制”分际。目前香港社会似乎有一种声音,认为许以港人“国民待遇”,就是内地单方面向港人“让利”,香港无须付出。

有人希望内地可以撤去港人在一二线城市买楼的限制,有人则认为,港人在内地居住超过半年即须缴纳内地稅项,会影响港人在内地工作从商意欲,主张“港人港稅”。这些主张对港人当然有好处,然而看在内地人眼里无疑是搞“特权”,轻则惹来怨言,重则加深两地矛盾。

大湾区融合涉及11个城市,家家有求在所难免,最重要是合理合度。世上没有免费午餐,大湾区融合是双向的,港人不可能只有得着没有付出,眼前好处讨得太尽,日后要还的可能更多。

赞一下
(13)
92.9%
赞一下
(1)
7.1%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