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报社评指出,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连接隧道防波堤出现“崩角”疑云,路政署一度以东人工岛属主桥工程由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负责为由,着传媒向管理局查询。翌日,管理局才在网站撰文回应质疑,否认防波堤被冲散的说法,惟解释未消除香港公众疑虑,也有本港工程界人士不信服。港珠澳大桥耗资逾千亿元,是一国两制之下,粤港澳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跨境交通基建设施,港方出资比例近43%,香港市民要求港府和大桥管理局进一步交代,合情合理。周日,路政署官员赴珠海会见大桥管理局成员后, 延至昨天才向传媒交代, 应对拖泥带水,令人气结。
大桥东人工岛防波堤“崩角”疑云,突显跨境基建工程监管与事故解说有待加强,更折射部分港人基于对内地当局不信任,连带对跨境工程质量也投以怀疑眼光。随着香港与内地进一步融合,类似问题将持续浮现,两地当局需要建立有效机制,回应关于工程安全和交通设施运作的查询,提升透明度,通过事实和数据营造相互信任。
管理局有港方成员 港府应对责无旁贷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崩角”,源于社交网站一幅航拍照片,显示人工岛防波堤边缘参差不齐,惹来弱波石(即扭工字块)被海水冲散的质疑。根据2009年粤港澳三地政府达成的协议,港府在大桥建设费用出资42.91%,本港纳税人为大桥及其连接道路相关工程已负担逾千亿元公帑。按照协议,“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共有9名成员,港方代表来自运房局和路政署官员,职责包括监督大桥主桥工程质量和安全,并负责授权成立的大桥管理局的主要人事任免。管理局副局长由三方各提名一人,现时港方代表是借调路政署一名高级工程师出任。按此结构而言,大桥工程发生任何问题事故,不管涉及路段是否位于香港水域,路政署和港府相关部门理应知情,对跟进事态也责无旁贷。
上周三,大桥管理局在网页发文,解释原本设计正是将防波堤组件弱波石放在水下,并随机摆放,“完全满足防护、消浪等要求”。但管理局的解说只有700字和一张横切面图,随即引起本港一些工程界人士质疑弱波石随机摆放水下,会失去保护作用。上周五,特首林郑月娥回应传媒提问,表示大桥管理局已作出解释,如果资料太深奥而未能让公众明白,会与大桥管理局再跟进,看看有什么资料可以分享,云云。上周五晚上,管理局再次在网站撰文,强调随机安放有诀窍,并非“随意安放”。周日,路政署长钟锦华率团前往珠海,与大桥管理局商讨事件。不过,路政署此行并无採访安排,钟锦华等人会后迅即返港,没有向在当地苦候的香港传媒作简报,迟至昨日才见传媒,连串自製公关灾难,令人费解。
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解释,由于人工岛西面风浪不算大,故以“水下定点随机”方式摆放“消波块”(弱波石),互相之间勾连,起到消浪作用,并非“随便乱摆”,认为“香港有香港做法,我们(内地)有内地的做法”,又认为香港市民不应炒作问题。大桥管理局是在珠海注册成立的项目法人,面向公众的习惯和问责文化与香港存在差异,余烈的说法多少流露一些内地官员“高高在上”、“我知得比你们多”的心态,港人难以接受。
坚持港事港办作风 促升内地办事文化
另外,本月开始测试运作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上周二晚上,一列“动感号”列车完成试行返回石岗车厂时,发现尾卡右边4个车轮出轨。翌日,港铁派员到场视察,当日傍晚,港铁车务营运总管李圣基向传媒交代事件,有问必答,透明度高,值得肯定。港铁处理手法与大桥管理局迥异,正好反映港铁作为受港府监管的上市公司,贯彻“港事港办”的应有作风。
虽然香港是弹丸之地,近代在中国现代化过程发挥过重要作用。内地改革开放后,香港与内地交往频繁,发挥过积极影响,促进提升内地办事文化的事例,港人应珍惜互动过程中对内地办事文化产生良性影响的机会,切勿倒过来迁就、迎合内地个别官员和部门处事欠透明度,甚至逃避问责、交代的不良作风。1980年代《基本法》起草,初期起草委员会各专题小组不愿在会议后向传媒交代,其后在香港媒体要求下,内地召集人从善如流,每次会议后均会见记者,简介讨论情况,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起草过程的透明度。
1923年,孙中山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说,坦言从香港得到革命和现代思想,他在比较家乡香山(现易名为中山)和香港后,对两地政府管治差异留下深刻印象。孙中山表示:“如果没有良好的政府,人民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去年5月,见证回归历程的前新华社香港分社(中联办前身)副社长张浚生接受本报专访时也强调,香港优势仍在,香港人“既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特区政府与各界人士与内地交往时,应该坚持香港的办事手法,促使两地交流合作出现良性互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