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0周年●系列报道之五
特稿
20年过去,香港赛马氛围依然浓厚,但具有身份地位象征意义的马会高级会所已被大陆富豪大举“占领”;舞也依然照跳,只是许多舞厅已倒闭或迁往澳门……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大部分香港人对北京政府接管香港惶恐不安。当时邓小平一句“马照跑,舞照跳”,向香港社会大派定心丸,保证50年不变,港人才放心继续灯红酒绿。
20年过去,香港赛马氛围依然浓厚,但具有身份地位象征意义的马会高级会所已被大陆富豪大举“占领”;舞也依然照跳,只是许多舞厅已倒闭或迁往澳门……
阿迪(38岁)上周接受《联合早报》记者采访时,刚刚把手上持有的两家私人会所股份转卖给朋友,全身退出香港娱乐场所事业。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年14岁的阿迪已经跟随一些社团大佬出来闯荡江湖,目睹香港夜场的发展兴衰。阿迪忆述,当年香港夜生活多姿多彩,豪客站在夜总会门口等位入场是等闲事,就像今天的茶客在酒家门外轮候。
他说:“最夸张的是经常出现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的情景,顾客随便就会拿出一叠1000元港币(1000港币约178新元)放在桌子上,看哪位小姐喝了酒,然后直接派钱,一点也不眨眼!”
事实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以说是香港夜总会的辉煌时期,全港大大小小夜总会多达200家。云集了多家顶级夜总会的尖沙咀,更是世界知名的不夜城。
但好景不长,香港在1997年后出现金融危机,加上2003年爆发沙斯,经济面临极大冲击,夜总会也掀起一股倒闭潮:2002年富城及新杜老志夜总会先后关灯;2005年,有22年历史的中国城拉闸;另一家夜总会大富豪支撑至2012年也宣告结业。多娱乐场所的老板眼见无法扭转经营劣势,纷纷移往澳门、大陆开业。
至两年前,香港夜场出现小反弹,部分娱乐场所的经营者转战商业大厦,经营私隐度高、会员制的私人会所,专门招待中产阶层或以上的富贵一族。
多年来在夜场打滚的阿迪,认为这门新兴生意潜力大,也在两年前加入战圈,开设两家私人会所。他指出,私人会所多集中在商厦,成本较便宜,加上会所标明只招待会员,外人必须有熟人介绍才可入内,私隐度极高,故深受不少名人富豪欢迎。
他说:“开始的时候我们生意很好,风光时曾经一个月有数十万港元盈利,杀出了一条血路。”
然而,私人会所最终还是抵不住业界激烈的竞争压力。据业内人士估计,近年香港私人会所如雨后春笋涌现,现在全港有逾100家私人会所。由于有太多同类型的私人会所,不少竞争力弱的私人会所近来也先后倒闭。以阿迪的私人会所为例,在过去半年每个月都要亏损四五十万港元,结果只好选择结束营业。
阿迪对香港娱乐场所行业的前景不无悲观。他指出,如今港人到夜总会“舞照跳”已经已过时,年轻人多喜欢到外地旅游。而更重要地是,1997年前香港是中外经贸来往的中介地,许多外国买家来香港看货办事,会去夜总会轻松一下,但现在买家可以直接去中国大陆厂房考察,消费也都跟着北移。
他平静地说:“回归后,经济活动重心逐渐北移,香港的夜总会只能被迫黯然衰退,这是必然的趋势。”
赛马依然是香港一道独特风景
如果说,九七回归后香港夜场行业的没落,反映了香港“经济寒暑表”。那么回归20年以来,赛马依然是香港的一道独特风景。香港赛马会仍是香港政府最大的税收来源,也是香港最大的慈善机构。
在香港回归中国的首十年,香港马会与娱乐场所事业一样,一度面临风光不再的困境,先后受到金融风暴、沙斯病毒袭港、非法外围投注及球赛博彩活动冒升等打击,投注额年年下跌,从回归前一季900多亿港元的投注额,一度跌至600亿港元,足足流失了三分之一。
眨眼间10年过去,香港赛马会在大规模改革后,赛马投注额终于回升,露出了曙光,继续“马照跑”。以今年元旦新年的跑马日为例,当地总入场人次及投注额皆创出1997年回归后、元旦赛马日新高,可谓丁财两旺。
不过,香港马会的“话事人”(主宰者)在过去20年却静悄悄地出现变化。据香港《苹果日报》报道,香港现有约1000名马主,比1997前增加一成,当中有大陆背景的马主在近年有增加趋势。
与此同时,香港马会会籍一向被视为身份的象征,近年不少大陆富豪使尽千方百计争取成为会员。1997年,香港马会董事局成员有多名外籍人士,但现在董事局已成为亲北京人士天下,近一半成员是现任中国政协及人大代表。在一些资深马迷眼中,20年来,香港仍旧“马照跑”,但昔日由外资大班与名流聚首的马会董事局,已渐成亲中政要天下,这也正是香港回归后的政治缩影。
香港经济学家关焯照慨叹,邓小平说“马照跑、舞照跳”,这句话背后潜藏的意思,是“维持香港资本主义社会和自由经济不变”。香港回归20年,从经济角度上看仍是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继续奉行自由经济,但香港四大经济支柱产业,包括物流、贸易、旅游和金融已渐走下坡,发展不再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