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电)安德鲁苏利文(Andrew Sullivan)依然记得一个英国年轻人能在香港金融界迅速谋得职位的时光,那也曾是他的人生写照。
时间回到香港回归前的1996年,苏利文在伦敦银行界求职失败后,怀揣同一份简历来到了香港。这位昔日的战斗机飞行员和特许测量师很快找到一份股票分析师的工作。
今年55岁的苏利文说:“那会儿不需要有完美的简历”,只要有魄力和做事的意愿。
但是,这样的日子如今已经随同米字旗及其他大英帝国标志一去不返。香港回归20年后,这座城市的权力天平以及金融行业显然都在向中国倾斜。
慢慢地,如果不会讲普通话,就连经验丰富的银行家也难以找到工作或保住饭碗;不了解中国商业文化或在内地没有关系的银行家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
这种变化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大陆时就已经出现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全世界的趋之若鹜,更是加速了这种转变。
英国“混混”的没落
多年来,在香港的中国人和外籍“中国通”轻蔑的称呼这些英国人为“混混”(FILTH,Failed In London, Try Hong Kong在伦敦失败就试试香港)。这些人即使从没有在伦敦金融城工作,也可能在香港谋到体面的职位,在香港俱乐部铺着柔软地毯的房间里谈生意,或者在文华东方酒店的酒吧喝上一杯。
这些“混混”眼下已经走上末路,金融业削减成本的普遍做法似乎为他们的命运画上了句号。
高管猎头约翰穆拉利(John Mullally)称,他在2010年促成的金融工作岗位中,有40%是落到来自英国、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外籍员工手中。如今,这一比例已降至15%。
他说:“我每周都能见到许多在15年前找工作是手到擒来的资深银行家,现在却真的难找工作。”
中国大陆学生与 能说普通话毕业生吃香
花旗的亚太区招聘主管詹姆士门德斯(James Mendes)表示,明年该行在香港的应届生招聘将主要面向中国大陆学生。过去两年间,摩根大通为香港从应届毕业生里招聘的全职员工和实习生中,超过40%来自当地大学。该行预计,这一比例将随着该地区业务的扩大而上升。
私人银行也在寻找有经验的中国员工,帮助他们在中国财富增长的过程中分一杯羹。譬如,华侨银行旗下新加坡银行在今年招聘了20名会说普通话的客户关系经理。
在另一方面,外籍员工原本享受的丰厚住房补贴、精英俱乐部会员证等福利待遇也变得日渐稀少。
来在澳洲的本昆兰(Ben Quinlan)不属于“混混”一类,但他也感到了空间的缩窄。他在香港出生,在澳大利亚读书,不会讲普通话。2007年他回到香港后,一心进入投行界的他,最终勉强接受了瑞银内部战略部的一份工作,那里并不要求说中文普通话。
大部分情况下,在香港担任部门及区域性领导职位的仍然多为外籍员工。但是,大部分拥有语言技能和高学历的新生代中国金融专家已经占据了低一些的职位,而且似乎注定会升职。
这对所有外籍员工都是个噩耗。
20年前,35岁的苏利文以皇家空军退役军人的身份投身香港金融界,那时的他在该行业毫无经验,但还是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现在,他的职业生涯迎来又一次转变。在海通国际负责销售交易业务两年后,他在5月31日接到了走路通知——他的岗位被裁掉了。
苏利文还在香港找工作,他认为他与一些猎头的沟通很有希望。经过过去这20年,他所了解的就是亚洲。对于英国,他形容自己“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