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港珠澳大桥 将迎来大白象?

时间:2017-05-28 08:3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索塔上横梁设计为中国结,是港珠澳大桥标志性景观。



港珠澳大桥施工正进入‘冲刺’阶段。(曾实摄)




2009年12月动工,耗资上千亿元人民币兴建,连接广东珠海、香港大屿山和澳门半岛的港珠澳大桥,目前正进入冲刺阶段。中国官媒称港珠澳大桥将推动香港、澳门与大陆,特别是粤港澳地区的经济互动,成为珠三角经济腾飞又一象征;香港的物流业、澳门的娱乐业、珠三角的制造业,有望因此实现合理整合、分工和实力提升。不过,有舆论认为,港珠澳大桥或许不会带来想象中的经济效应。香港环绕港珠澳大桥的争议,除了破坏生态环境、造价过高等方面的疑问,一些舆论甚至质疑大桥是‘大白象工程’,难有巨大经济效应。

在广州从事美容行业的朱小姐,正和同行商讨合作,希望未来进入珠海市场。看好当地商机的朱小姐告诉《联合早报》,港珠澳大桥开通后,相信珠海的人气会逐渐被带旺,此外,当地发展休闲旅游的定位,也利于她所经营的美容行业发展。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珠海将是唯一一个同时与香港、澳门陆路相连的中国大陆城市。期待大桥早日通车的,不只是像朱小姐这样的精明商人。珠海在售楼盘的宣传广告中,不少将“港珠澳大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卖点,以此吸引人们投资置业,相关概念也一再推高珠海楼价,令珠海近年楼市一片繁荣。

“一座桥改变一座城市”,提及港珠澳大桥,不少中国媒体选用这样的形容句式。改革开放之后,毗邻香港的深圳,在港资推动下快速发展,而处于珠江西岸的珠海,在外资利用上一直弱于深圳,不过,未来大桥搭建起便捷往来通道,珠海与香港的对接,或有望呈现新的局面。

投资需求增多,令珠海楼市近年异军突起,目前房价已经超过省会城市广州。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9月,珠海房价已经位列全国第七,住宅均价达到每平方米1万8988元(人民币,下同,3824新元),同比涨幅达40.39%,而广州同期的住宅均价是每平方米1万8742元。

港珠澳大桥在港争议不断

在珠海一侧,民众期待大桥可能带来的改变,在大桥另一侧的香港,则有不同的情况。

自建设开始,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便一直不断,包括破坏生态环境、造价过高、财务回报等,一些舆论更质疑大桥是“大白象工程”,称其造价高昂,但难有巨大经济效应。

今年32岁的香港青年李立军(化名)接受《联合早报》电访时称,对于港珠澳大桥,他更关注工程超支、是否有偷工减料的问题,在他看来,中标香港段工程的建筑公司有着中资背景,令这项工程更多是在“分钱给中资同胞”,而倘若大桥的偷工减料被坐实,这将是“更为严重的事情”。

《苹果日报》上周六(20日)报道称,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中,怀疑有实验室技术员在工料测试时造假,容许不合格的物料过关,香港廉政公署正对此展开调查。消息曝光后,香港各界都表示震惊,更增添对大桥结构的不信任与恐慌感。香港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陈恒镔就此表示,因牵涉工料及工程素质,可导致工程潜在安全问题,最快会在下月初就此召开特别会议。

李立军认为,大桥通车后,料对三地的物流业产生较多影响,但对普通民众的出行增益不多,他认为现在已有很多不同出行方式到大陆,如果大桥在通关设计上不能提供便利的话,自己未必会选用这种方式出行,坦言“不明白花那么多钱再建一座桥做什么”。

澳门市民对大桥兴趣不大

相较珠海与香港而言,在大桥连接的澳门,围绕大桥的正面与负面信息都相对较少。当地媒体多有报道称,关于大桥的建设,政府给予市民的资讯较少,即使是中文报刊,也不多见相关消息。澳门《商讯》早前引述澳门理工学院公共政策专家苏文欣教授的分析称,这是由于“澳门市民对项目兴趣不大”。

对此,澳亚卫视也引述澳门立法会议员施家伦称,港珠澳大桥是澳门发展的一大机遇,希望政府能够未雨绸缪,多与市民和业界沟通,了解社会的需求。

大桥能带来多大经济效应?

连接广东珠海、香港大屿山和澳门半岛的港珠澳大桥,在珠江口形成了对接三地的快速交通网络,建成通车之后,从香港到珠海的车程,将由过去的四小时缩减到30分钟。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称,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推动香港、澳门与大陆,特别是粤港澳地区的经济互动,成为珠三角经济腾飞的又一个象征。香港的物流业、澳门的娱乐业、珠三角的制造业等有望因此实现合理整合、分工和实力提升。

不过,也有舆论认为,港珠澳大桥或许不会带来想象中的经济效应。

在互联网上流传、题为《港珠澳大桥以后很可能成为一座空桥》的文章分析,香港汽车保有量达73.7万辆,澳门11.9万辆,珠海达53.1万辆,三地相加有130万辆,还不到深圳320万辆的一半,而且因港澳实行“两制”的关系,两地牌照车比例极低,上桥车辆将更少。

另一方面,香港现在已逐渐产业空洞化,辐射珠江西岸的能力有限,而珠海早已错过了发展机遇,想通过一座大桥便发展起来,或是“天方夜谭”。

网媒“香港01”报道称,关于大桥车流量,粤港澳三地政府委托顾问曾于2005年预测,大桥通车初期每日交通量可达约一万次,但亦有人认为这一估算过于乐观。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称,如何增加大桥的经济效应,确是需要三地共同商议的问题,他也建议,可在加速通关速度、降低大桥收费、在香港一定范围内允许“粤车南下”等方面着力,以增加港珠澳大桥的使用率。

郑天祥分析称,如果港珠澳大桥口岸设计的“三地三检”查验模式,能改成“一地三检”,使出入境手续便利化,无疑会增加效应。此外,在车流方面,香港目前不愿让更多大陆车辆进入,对于道路交通十分拥挤的香港而言,这可以理解,不过,由于大屿山一带车辆相对较少,香港方面是否可考虑在青马大桥设关,允许车辆经港珠澳大桥去迪士尼乐园等地,这样也可增加大桥的车流量。

郑天祥仍看好港珠澳大桥的前景,他指出,中国在南中国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将来这里有望成为新能源的制造与消费中心,从长远来看,港珠澳大桥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桥设计VS大桥经济效应

围绕大桥经济效应的争议,另一是关于大桥设计方案。一座连接粤港澳三地的重要桥梁,为何没给毗邻香港的深圳留下接驳口?大桥通车在即,仍有中国网民提出这一问题。

《南方都市报》早前报道称,关于大桥落点的讨论,曾经历了从“单Y”(连接香港、珠海与澳门)到“双Y”(连接香港、珠海、深圳与澳门),再回到“单Y”的过程。

在目前的“单Y”方案之前,深圳认为,这一方案将令深圳在珠三角经济融合中被边缘化。经过多方讨论,又形成新的“双Y”方案,即多出一个通道与深圳连接。但香港认为,“双Y”方案多连接了深圳,将大大弱化自己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因此对该方案表示坚决反对,最后,在中央的协调下,“单Y”方案最终胜出。

避免被边缘化 深圳寻求出路

最先提出“双Y”方案的郑天祥指出,如果大桥建设让深圳也参与,车流量无疑会增大,资金回收也更快,现在回看,这确是“一个教训”,他批评说,这也是香港“地方保护主义”“缺乏共建共赢理念”的体现。

郑天祥也指出,深圳为了不被“边缘化”,肯定要寻求出路,于是深中通道应运而生(连接深圳和中山的大桥,预计在2023年通车),他认为在车流量上,港珠澳大桥竞争不过深中通道,但他也指出,倘若香港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仍能保持区域“领头羊”的作用,尤其是在金融业。

通行通关寻求制度突破

2009年12月动工的港珠澳大桥原定2016年落成,但由于各种原因,整体工程被延误。这座历时七年多时间、耗资上千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大桥,现正进入冲刺的阶段。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行政总监韦东庆本月17日接受包括《联合早报》在内的境外媒体集体采访时表示,按照粤港澳三方的约定,计划在今年底,三方同步建成具备通车条件。

他同时强调,大桥要真正实现通车,还须解决通行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问题,包括收费方案、制度设计等。

韦东庆表示,涉及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希望服务于三地的经济与市场发展需要,何种通行政策可令大桥经济性得以充分体现,令三地联系得更为紧密,“在制度方面还要寻求一些突破”。

在2006年广州举行的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曾同意港珠澳大桥采用“三地三检口岸”查验模式;当时会议认为,这一模式“较为稳妥”。不过,具体执行的通行政策和通关模式,三地相关部门还要继续商议。

郑天祥表示,在港珠澳大桥之后,粤港澳三地将来还有其他基建工程,如果人员、货物通关都要“三地三检”“两地两检”的话,对于人流和物流的畅通都会造成影响。

他以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通关为例,指出加拿大执法人员可以进驻美国,说明只要制度设计得好并执行到位,“一地两检”“一地三检”都是可行的通关模式,何况大桥涉及的并非两国或三国,而是“一国两制”,三地秉持的是“共建、共赢、共享”的理念。

创世界工程奇迹

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起于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主体工程包括22.9公里的桥梁、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连接隧道和桥梁的东、西人工岛,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

这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

集交通工程系统之大成

在中国建设史上,港珠澳大桥是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行政总监韦东庆表示,港珠澳大桥之所以被称为“超级工程”,是因为它几乎囊括所有交通工程领域,不仅有桥、人工岛、海底隧道,还涉及航空与海事,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工程系统集大成”。

韦东庆也表示,港珠澳大桥的另一个特点是工艺工法,是施工难度极大的跨海桥梁,突破了不少技术难点。

他举例说,由于澳门机场航空限高122米,而九洲航道桥上两座“风帆”型索塔的塔柱高度就有120米,仅有两米之差,在钢塔吊装的方案上,专家进行了上百次的论证,最终敲定了平移竖转的方法,将平均重量为2800吨的桥塔,以两艘浮吊船在海上协同作业拉到海上,进行竖转后,再精确定位在承台上,这一过程极为惊心动魄。

央视报道称,港珠澳大桥创造了世界工程的奇迹,工程难度直逼技术极限。

港珠澳大桥的桥梁工程包括青州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九洲航道桥三座通航孔桥,以及非通航孔桥,桥塔造型分别是中国结、海豚和风帆。主桥桥梁全长22.9公里,其中15公里是全钢结构,仅主梁钢板用量就达到42万吨,相当于60座法国艾菲尔铁塔的重量。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2)
10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