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来有3位特首,他们先后是董建华、曾荫权和梁振英。
董建华是首任特首,被形为为中国大陆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钦点”的特首。
董建华出任特首初期,颇获民众支持,出任特首前的民调显示,他曾获超过70%的受访者支持。
2002年,董建华连任。翌年,香港局势急转直下,一方面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民生经济无起色,另一方面又受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冲击,社会弥漫不安。
局势更差的是,香港受金融风暴冲击后,房价大跌,许多房贷成为负资产(资不抵债),民众心生怨恨,并责怪是政府的“房地产政策所造成”。
在民生经济陷入困顿之际,董建华政府却提出为基本法第23条立法,以防止叛国及分裂国家等罪,引发泛民主派带头反对。
2003年7月1日,有50万人响应泛民号召,上街游行,震惊北京领导层。2004年,时任大陆国家主席胡锦涛要求董建华政府“查找不足”,对董建华的管治似乎有些微言。
2005年3月10日,第2任期尚未结束的董建华向北京中央请辞,提前下台,由时任政务司司曾荫权接任,并于2007年成功选举连任。
曾荫权在竞选期间的口号是“做好(特首)这份工作”。相对于董建华,曾荫权完成了使命,做到任期结束。
但他2012年中卸任后,却是非缠身,且被廉政公署以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等罪起诉,并因此入狱。
第3位特首梁振英于2012年中击败当时的大热门人选、前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坐上特首宝座。
有人认为,梁振英从政多年,雄辩滔滔,对时局认识很深,是大将之才。但其强硬作风却导致他与泛民之间极度不和,更成为泛民针对的对象。
多年来,泛民时常阻挠梁振英施政,最具体的做法是在立法会阻止政府的拨款申请通过,使梁振英政府的施政无法进行。
2014年底,香港爆发“占中”运动,是香港历来最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期间,泛民不断批评梁振英是“撕裂香港的人”。
梁振英处理这场运动的手法虽让他更获北京中央的赞扬和信任,但无论北京中央如何肯定梁振英,他与泛民之间的矛盾始终难以化解。
有分析指出,在特首人选上,北京中央未必随泛民起舞,但作为特首,若未能对社会团结发挥更大的功效,始终是一个大问题。
更何况,梁振英在泛民多年的针对下,民望一直低落,不符合北京中央所提出的特首条件之一,即市民接受度。
在上述情势下,梁振英于2016年12月9日宣布因家庭原因,放弃竞逐连任。如此强势及获得北京中央认可的一名政治人物,也只能做一任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