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网讯)网媒“香港01”揭露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填海工程惊现海堤崩塌,形成一个面积达18个维园足球场大的“新填地”,两年多来公众蒙在鼓里。路政署长钟锦华周一傍晚急急现身记者会解释,试图淡化事件,一方面承认移位较预期多,惟面对诸般质疑,却以事件不影响公众安全和环境为由,拒交代至少八大疑团。
据《香港01》报道,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景观山至香港口岸段”工程,被揭发出现严重海堤塌陷、沙泥涌出海岸,形成非法填海区,严重影响地基安全及海岸生态。而事发两年来香港各政府部门却一直隐瞒真相,《香港01》称其已全面公开在调查过程中取得的所有图则,欢迎公众一同监察这个耗资千亿的大型基建工程,同时希望熟悉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各方人士,向其提供新闻线索,保证所有报料人的身分会绝对保密。
疑团一:填海区崩塌 施工设计失误?
是次填海利用崭新的不浚挖式填海法,从卫星图片显示,填海在2014年10月初步完成,路政署长钟锦华首次透露,早于同月26日,驻工地监督人员发现两处地点出现伸延。究竟为何海岸线会突告崩塌,涌出大量海砂淤泥,是否意味当初施工设计失误,署长避而不谈。
疑团二:不能看的事故调查报告
承建商中国建筑和独立专家John Burland 分别进行了事故审查并撰写报告,究竟报告内容是甚么,当中有否调查责任谁属,过程中有谁失误错判,报告完成,公众以至审批拨款,为工程把关的立法会议员无从知悉。
疑团三:填海崩塌已克服?
路政署署长钟锦华强调工程没有影响公众及港珠澳大桥的安全,又指现时工程问题已被克服,“无需要将已克服的困难,特别向外公布”,不过记者上周现场所见,海堤外仍是一片烂摊子,困难是否已克服,实属疑问。
疑团四:海砂流失无手尾?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去年被揭发“飘移”后,暂缓在填海地上加压土堆,以避免海堤进一步倒塌,究竟香港接线工程有否采取同样做法,换来填海区承载力不足,甚至出现沉降,未来需大笔资金维护,当局未有说明。
疑团五:每月环评监察报告为何未有警示?
一如其他基建工程,承建商委托独立顾问监察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每月向环保署提交报告,这些报告见诸路政署建立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专属网站。记者翻查事发前后报告,未有发现当中提到有大规模沙砂流失或海堤崩塌的情况,究竟承建商以至路政署有否隐瞒?环保署是否当下立即知悉情况?对生态环境有否影响?
疑团六:自创工程技术名词
路政署指出,从卫星图所见的“出界”堆土属“临时堤脚荷载平台(toe loading platform )”,以稳固海堤和在原来设计位置建造永久海堤,临时平台将于今年年中开始移走,到时将会令海床回复原貌。不过曾设计过天水围、马鞍山及货柜码头等填海工程的资深土木工程师倪学仁自言对“临时堤脚荷载平台(toe loading platform )”闻所未闻,指道路工程上有loading plate 一词,指天桥和路之间的一个石或铁制的结构物,用以抵销路面因底土沉降的高低差异,质疑署方藉专业名词欲盖弥彰。
疑团七:中国建筑包底修补?
路政署指出又指,承建商已作出加固措施稳住移位,而调整设计和加固措施的费用亦是由承建商负责,但到底费用多少、是否会在总工程开支中申索?这些问题,路政署一规答案欠奉。
疑团八:堆土属临时性质,不用刊宪通报?
路政署指“临时堤脚荷载平台 (toe loading platform)”的修筑位置,虽仍在项目施工范围,但却超出刊宪施工的海堤界线。翻查资料,路政署并没再刊宪公布,是否已为非法填海?路政署是否可以声称因“堆土属临时性质、未出超施工水域”不刊宪、不向环保署通报?
- 港媒:大陆核潜艇上浮通过台湾海峡2021-12-01
- 林郑:一国两制若落实不好是对不起邓小平2021-12-01
- 洗米华案张宁宁去年温州被捕 母望案件在港2021-12-01
- 港大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及培养奥密克戎变异株2021-12-01
- 香港将非居民入境禁令扩大至日葡瑞2021-12-01
- 港民研:警务处满意度创2019年6月新高2021-11-30
- 香港“钟表大王”孙秉枢去世2021-11-30
- 香港公布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试行版2021-11-30
- “港湖女神”高嘉瑜回应家暴传闻:希望不要2021-11-30
- 许智峰丘文俊被香港廉署通缉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