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困境
目前,健康码已成为各地防疫的标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推出的健康码多达近百种。以江苏为例,苏州有“苏城码”、无锡有“锡康码”、南京有“宁归来”。此后,江苏版的健康码——“苏康码”正式上线。“码上加码”的现象在各省市屡见不鲜。在湖北,每人有五六个码的现象十分普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磊认为,关于健康码全国范围内互通,目前各地政府有各自的顾虑。这涉及一个信任的问题,大家都以万无一失的态度在做防控和互认。
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指出,各地健康码尚不能互认主要有三个原因:不同省份的风险等级、响应级别和防控要求不同;各地健康码生成的标准不一;健康码只能证明受检者当时的状况,此后的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据此判断。
技术层面的统一并无障碍,阿里和腾讯作为健康码背后的技术开发方,背后运用的都是ElasticSearch系统,该系统是行业通用的数据库系统。
但在赋码规则上,各地由于疫情不同,管控的严厉程度存在差异,设立健康码的标准不一。比如,陕西的规定是,近14天内和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判红码,但黑龙江则要求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统一判红码。
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风险等级下调为低风险,统一赋码标准的难度也降低了。真正的难题是,健康码跨省互认,意味着不同区域政府间要向对方共享自己的数据资源。与省、市内部不同政府部门间的数据整合相比,省与省之间的行政壁垒更难突破。
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数据资源处处长齐同军认为,健康码互认,表面上的难题是技术和标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各自利益的“小算盘”,缺的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意愿和决心。
国务院电子政务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提供了各地跨省份互认共享的三种路径:第一种,通过跨地区防疫健康信息的数据共享,在本地的健康码中增加跨地区的互认功能;第二种,各地健康码与全国一体化平台的防疫信息码对接,以全国一体化平台上的防疫信息码为中介进行转换;第三种,对那些没有建立本地健康通行码的地区,可以直接采用全国一体化平台上的防疫信息码。
深圳市龙岗区大数据中心主任乐文忠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三种路径中,第一种难度最大,虽然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障碍,但这涉及跨地区的数据共享、交换,各地都非常谨慎。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一级调研员陈朝祥对《中国新闻周刊》举例说明,采取第一种路径时,深圳在和其他省市互认前,需先签订一个协议,其中写明双方之间的数据共享后如何保密,以及识别对方健康码时需要的技术对接机制。
在乐文忠看来,第二种更加务实,但也比较复杂。各地首先要把数据上传到全国一体化平台上,再将数据导入到互认省份,从而依据接受地的赋码标准转换,实现互认。“相当于全国一体化平台是一个中转站。每个省只对全国一体化平台做一个接口就行。”
目前,广东、浙江与四川、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也都陆续签订了省际间健康码互认协议。互认后,持对方省份健康码的人员,可参照本省健康码规则,通行。
在国家层面,对数据共享也在深化。根据已制定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接口标准》,各省各部门可以调用查询全国统一的确诊、疑似病例数据库、密切接触者数据库、县域风险等级数据库,以实现基础数据的共享互认。这意味着,国家数据库主动对地方“敞开”。
2月底,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亦推出“全国码”。但这并非要在全国推广“一码通行”,而是和各地已有的健康码并行,并逐渐对接。
“全国码”的难处在于,如何建立它的权威性。由于推出晚于各地的本地健康码,国家层面缺乏一套机制,使得“全国码”很难强制成为一种通用的标准。“废掉别人重新用你的,别人前面的工作全部浪费,谁会愿意?”深圳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长陈东平指出。
3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全国爱卫办副主任毛群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健康码可以互认通行,但实现全国“一码通行”仍然不易。
升级可期?
目前,“全国码”有两个版本,一是支付宝,二是微信。健康码推广至今,支付宝和微信几乎“平分天下”。
截至3月16日,腾讯的防疫健康码已落地近20个省级行政区,覆盖300多个市县。阿里云支持的健康码也已在全国24个省份的200多座城市落地。
回溯健康码的产生,各地政府是主导者,也是算法、规则的制定者,企业则是技术支持方。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政府利用头部企业平台引流,可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高效的推广。杭州市健康码工作专班成员张梦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政府选择支付宝或者微信平台,看重的是它的巨量级入口,选择本身也是市场的一个分工。在推出健康码这类公共应急服务产品时,平台的市场覆盖面是优先考虑的。
“其实,政府也不希望把数据给出去。”深圳市龙岗区大数据中心主任乐文忠认为,与流量相比,政府更看重实名认证的问题。市民大多已经在微信和支付宝上进行过实名认证。“如果再让他们通过另一个平台重新认证,是否愿意?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登录,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阿里、腾讯这些互联网巨头,都想把健康码看作一个新入口,为将来慢病管理、医疗大健康战略做布局。
在健康码的战场,除了两大巨头间的暗中较劲,其他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入局。例如,美团与大型国企中国电科合作,联合国家部委推出四色“畅行码”,百度和苏宁也推出了自己的健康码。
很多人没意识到的一个问题是,目前线上数据归口基本都在BAT(即百度、阿里、腾讯),而疫情防控政策的最终落实都在社区,互联网企业希望能够借此进入社区,进而获取精准的社区数据。这是互联网巨头们此前一直难以触达的一个“新入口”。
从频繁出现的“变色”困扰,到近期的“跨省互认”难题,健康码能走多远,始终是业内讨论激烈的一个话题。陈东平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中对健康码数据收集的广度提出疑虑,认为这种数据收集的做法超出了防疫的实际需求。在陈东平看来,健康码的推广过程中,在国家层面缺少顶层设计,强制性的数据收集也缺乏一个与民间的沟通过程。这些都增加了公众的忧虑。
与公众对隐私的担忧不同,地方政府作为健康码推行的主导力量,在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行政资源和成本之后,如何让之前的投入更好地转化,成为他们的核心考量。
各地政府正在尝试拓宽健康码功能边界。2月21日,杭州健康码升级,实现了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的打通使用,杭州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可凭健康码看病的城市。
在广州,新“穗康码”将作为实名电子身份证明,一次生成长期有效。上海则将“随申码”定位为市民(企业)工作、生活、经营等行为提供数据服务的随身服务码。
健康卡、电子卡、社保卡、驾驶证,在乐文忠看来,这些不同的身份证明共同构成了一个“市民画像”。虽然政务电子化让这些身份证明从纸质转为线上,但在不同场景要出示不同的码,仍没有实现流程的真正简化。
在他的设想中,不论是全国范围内的“一码通行”,还是“一卡通行”,未来就医、查驾照、上学或去银行办理业务,只要出示一个二维码,前台的服务人员和后台的查验人员就可以即时获取相应的数据,所有数据全部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