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寒潮席卷上海,前往住家附近的商场添置衣物时,发现往年一降温就大排长龙的羽绒服品牌加拿大鹅(Canada Goose),这天竟然门庭冷落。
刚踏进店门,店员就热情地迎上来,一连介绍了好几个款式,还要我加她微信,“有问题随时咨询”。想起两年前陪朋友逛店时,店内挤得水泄不通,店员根本顾不上招呼我们。
朋友听闻,笑道:“说明大家都没钱了。别说‘大鹅’,我今年‘双十一’都只买日用品了。”
作为一年中最大的网购盛会,刚过去的“双十一”就像遭遇寒流一样冷飕飕。百度指数显示,今年双十一峰值搜索量比去年同期下滑60%。微博上关于双十一最热的话题,竟然是“双十一是不是卖不动了”。
国际咨询机构贝恩对3000名中国消费者的调查显示,只有53%的消费者热烈期待今年的“双十一”,远低于2021年的76%;77%的消费者预计今年双十一消费额不会超过去年同期,高于去年的76%。
面对“冷漠”的消费者,各大电商平台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炒热气氛。和前两年相比,今年双十一不再执行熬夜蹲点“秒杀”、或是烧脑计算优惠券等复杂规则,而是采取简单粗暴的策略:价格战。
今年淘宝的双十一口号是“全网最低价”,京东的主题是“真便宜”,拼多多更是推出“加强版百亿补贴”,竞相角逐最低价。
白热化的价格战不仅让平台绷紧神经,也令商家叫苦不迭。有消息称,阿里巴巴要求商家必须为旗下平台提供最低价,否则就会从双十一推广中移除。电器品牌海氏甚至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京东,称京东为争夺“全网最低价”,擅自将公司旗下产品降价30元(人民币,下同,5.6新元),公司被迫承担差价。
轰轰烈烈的价格战过后,阿里和京东均宣布今年双十一数据同比取得增长。天猫称今年共有402个品牌交易额破亿元,3万8000个品牌成交同比增长超100%。京东则披露,双十一累计超过60个品牌销售破10亿元,近两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三倍。
尽管喜报不断,但两家电商巨头不约而同地连续第二年没有透露整体交易数据。
这样的局面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今年6月的“618”购物节期间,电商平台内卷已经引发关注。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启动今年618时喊出“懂得让利,才有朋友”,拼多多的口号则是“天天都是618”。而618结束后,各平台均未公布销售数据。
听同事说,早几年的双十一前夜,电商平台会邀请媒体到直播大厅,一起见证大屏上的成交额多快能突破1亿元。随着“破亿”时间越来越短,现场气氛也迅速达到高潮。
在双十一迈入第15个年头之际,这场购物盛会的基调已从狂欢转向疲惫。当降价成为唯一有效,甚至不再那么有效的竞争手段,说明商家真的“没招”,消费者真的“没钱”了。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三(11月1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虽然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高于预期,但这主要是受去年同期表现不佳衬托。受楼市买气疲弱影响,家具、建筑装潢等居住类商品消费恢复依然滞后。
而反映通胀情况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在10月同比下降0.2%,时隔两个月再度负增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不仅连续13个月下降,降幅还再度扩大。这再次加剧市场对经济陷入通缩的担忧,也凸显官方提振内需的努力面临挑战。
内需不振不仅反映在宏观数据,也体现在微观层面。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年轻人不再热衷于买奢侈品,而是乐于分享买临期打折产品的省钱经验;晒出国游照片的人变少了,参加特价老年旅行团的变多了。就连逛商场,都能感觉到楼上的商铺和餐馆人流减少,人气都跑到了餐饮档口和超市聚集,消费相对便宜的地下层。
“反向消费”和“蹭老式消费”的兴起,从侧面反映出经济下行、失业率高企的大环境对年轻人这个消费主力群体的冲击。当人们对前景和收入预期不再乐观,对双十一的态度也不再是“错过一天等一年”,而是“不买立省百分百”。
近年来在中国社会流行的“内卷”,是指一个行业在无法取得突破时,只能不断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导致从业者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来争夺有限资源。这个词曾被用于形容互联网企业加班、高校学历竞争和家长育儿焦虑等,没想到如今“卷不动”的,是中国一向引以为傲的消费市场。
当电商业者没法把蛋糕做大,只能想尽办法分蛋糕;这不仅无助于行业创新,还容易导致恶性循环。内卷的双十一敲响了内需仍待提振的警钟,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靠几家电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