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传奇外交家基辛格本周突然到访北京,在国际媒体与中国民间引起了不少关注。
短短一个月内已有四位美国政要与前政要踏足中国,他们的资格是一个比一个老,依序为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拜登总统气候特使克里,以及基辛格。不少中国民众对于基辛格到了期颐之年仍风尘仆仆赴华推动中美关系改善,颇为感慨。有中国朋友惊叹:“老人家都100岁了,还坐飞机到北京……”
在西方,基辛格被形容为“叩开中国大门”的美国外交官。然而,和半个多世纪前为中美建交铺路的那次访华相比,基辛格此行的象征意义恐怕要大于实质意义;要促成中美消除误解,他的难度也超过当年。
当年,美国深陷越战急于脱身,中苏关系恶化,两国领导人都希望通过搁置分歧让双边关系正常化,基辛格正是在这个时空背景下衔总统尼克逊之命秘密访华。相比之下,今天的他已离开政坛多年,对拜登政府的影响力十分有限,他甚至需要屡屡利用公开场合发声呐喊,比如今年5月他刚警告若“第二次冷战”真的爆发,全球文明即使不被摧毁,也可能倒退几十年。
眼下中美高层虽然在表面上看似密集接触,但是彼此充满化不开的疑虑与戒心。各种事例证明,美国对于导正双边关系缺乏动力,中国则对美国的诚意无信心,毕竟它已不止一次尝过美国来客见面时说一套,回国时的表现又是另一套。中美都声称不寻求脱钩和反对脱钩,但美国还在脱钩,中国也在往被脱钩方向做准备。
美国在经济与科技上对中国的限制围堵也未放松,拜登政府至今仍未撤销前任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据传还在考虑进一步扩大对华实施先进制程芯片的出口限制。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本星期三(7月19日)公开警告,中国必定会对此报复。
在这个氛围下,一介平民身的基辛格到中国能发挥什么作用?
他此行第一个引人注意的情节,是基辛格抵京后见了被美国制裁的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由于美国不愿意解除制裁,两国防长通话与会面始终处于中断状态,拜登政府一直把恢复军事对话视为急务。
此前,基辛格访华时很少与防长会面,这次相信是他主动提出要见李尚福。分析人士猜测,基辛格会游说李尚福恢复美中两军的对话,而中国则是通过对基辛格的高规格接待,来对外释放强烈信号:中国依然期待让中美关系重回正轨,不忘当年促成中美建交的“老朋友”,但在原则和台湾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北京绝不让步,李尚福也不会与对他实施制裁的政府成员会面。
在先后会见了李尚福以及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后,基辛格星期四(7月20日)与中国、中国官方会面。
翻查过去记录,在疫情前中国官方与基辛格会面了多次,包括在2013年、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都曾在北京见面,几乎每次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这里也是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的第二天,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与基辛格会谈的同一地点。从52年前开始,中国领导人就借用会面场地向美国政要传达,对台湾问题的共识是中美建交的基础。此后,中国领导人会见美国政府高层的地点,经常都在让人眼熟的福建厅。
这一次,中国官方与基辛格会见的场地,选在了钓鱼台国宾馆五号楼。这是当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时的下榻地点,中国官方与基辛格星期四会谈时,背景就是钓鱼台国宾馆墙上绘着梅花不畏寒冬怒放的中国画。
基辛格对于中方的安排也心领神会,在开场致辞时说:“感谢中国官方主席选择在我首次访华会见中方领导人的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会见我”。
这是中方的历史感,希望美国也用历史的长远眼光看待中美关系,即中国官方所说的“战略眼光”,或王毅所称的“外交智慧”和“政治勇气”,即不畏阻力、不被短期的政治利益羁绊来推进中美关系改善。
不过,今天的美方恐怕不会从这个角度去认知,根本的原因也在于美国政治领导层以及美国从整体上,不会从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得到很重大或关键的利益。因此,美国不希望中美关系搞得太糟,但也不需要中美关系有多好,美国的作为也就成了“为了建立护栏而建护栏”。
中国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中美关系已沦为美国两党斗争的工具和筹码。虽说中美相互合作有可能实现互利共赢,但美国看不到中国的崛起如何符合美国的核心利益。也许,有朝一日在不同的挑战或压力下,中美关系会迎来真正改善的契机,但不是现在。因此基辛格访华,除了日后回国传话外,主要也就只有历史缅怀和象征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