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欲振乏力,最近成了备受关注的问题。友人不久前到欧洲旅游,与被派驻当地工作的中国老乡聚会,对方也忍不住询问:“国内经济怎样了?”
近期陆续有同事到北京出差或探亲,回来后都说在市区里感觉还正常,但抵离境时看到机场商店都不开张,到这个星期还有商铺大门贴着封条,“挺吓人的”。
持续三年的冠病疫情已过去,但痕迹今犹在。“疫痕”不止留在冷清的首都国际机场,也体现在宏观数据、楼市状况与青年失业率等,它们透露出曾被寄以厚望的中国疫后复苏,在2023年第二季就失去了动能。
官方6月份公布的一连串经济指标集体走弱:5月份中国的出口同比下降7.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扩大到4.6%,已连降了八个月;工业增加值增幅从4月份的5.6%降至3.5%;消费也不给力,5月份中国消费增长了12.7%,增速相比4月回落5.7百分点。
让一般人更有感的是16岁至24岁青年的调查失业率创下20.8%的新高,实际数字相信更高;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均价涨幅较4月的0.32%回落至0.10%。市面上,大学毕业生“找工难”,一些“愁卖”的屋主不得不降价求售,手头有余钱又无处投资的中产蜂拥买奢侈品、买黄金保值。
中国高层领导显然已在讨论,是否需要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配套,包括是否要放宽楼市限购规定来“托市”。国务院上星期召开常务会议,就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并强调“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
要推出刺激经济配套就需要钱,经过此前三年斥巨资开展核酸检测和隔离后,叠加房地产持续低迷,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已捉襟见肘,甚至负债累累。《华尔街日报》上周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政府正考虑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1800亿新元)的基础设施专项国债,同时放宽购房限制, 以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据说这些计划最早本周就会发布,不过目前仍未见重磅消息出台。
民间财经学者十分着急,呼吁政府赶快出手救市,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有财经作者高喊“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尹艳林则在刚过去的周末公开喊话指,中国经济从4月开始就出现了明显不及预期的变化,目前活跃度明显走弱,“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相差甚远,特别是离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尹艳林强调,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绝不可忽视,“不是你喜欢还是不喜欢的问题,这是经济规律使然”。他疾呼要坚决阻断预期的负循环,不要搞挤牙膏式的调控,需要加力的政策要毫不犹豫,货币政策要更加体现力度,房地产政策要加大松绑力度,“让能热的地方先热起来”,扩散带动还在观望的市场。
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政府的救市动作已启动。央行这两周连续降息,本星期二再下调两项关键贷款利率,将一年期中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10个基点至3.55%,作为房贷利率基准的五年期LPR下调同样幅度至4.2%。
不过,由于降幅低于预期,香港和上海股市应声下跌,领跌亚洲股市。央行没有推出市场人士预测的“非对称降息”,即五年期LPR下调幅度大于一年期LPR,让人感觉政策发力不足,以及政府未准备“托底楼市”的信号。有民众甚至怀疑,政府不再关注经济增长,这更进一步打击了信心。
中国领导人不再关注经济增长了吗?这应该不是事实,问题是在于它能使用的手段已没有太多。专家们批评“挤牙膏式”的措施,他们认为官方刺激经济的动作还不够猛也不够快,但除了投向基建和扶持房地产,可以立竿见影的政策选项已不多。
在房地产方面,199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只有7.1平方米,到2020年已达到41.76平方米,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已过剩,代表着依靠房地产带动经济高增长的时代将结束。高盛本月发布的报告预测,中国房地产将持续低迷好几年,而且政府政策导向会是调控的市场放缓,而不是创造另外一个楼市上升周期。
也有学者建议政府赶紧出台政策恢复消费者信心,比如给消费者补贴,发放现金或提升社会福利。不过,没有迹象显示中国政府准备这么做。
追根究底,防疫封控三年和对一些重点行业的整顿,所造成的损伤不会那么快恢复,全球化的逆转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挑战,困难还会持续好些时日。不过,由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当前跨国企业依然重视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潜力,还有耐心等中国熬过这个难关。但倘若下滑时间持续过长,中国崛起的趋势则会被重新评估,下来半年到一年是关键时期,也是政府经济政策的严峻考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