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国+1”难行世界工厂地位难撼

时间:2021-06-13 07:2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中美角力局面下,许多企业转移部分产能到东南亚国家来应付贸易战的关税,使越南成为“中国+1”战略的首选,这也促使该国经济增长速度近10年来年均保持在6%至7%。(法新社)

刘柳[email protected]

东南亚华尔资(系列六之六)

“中国+1”战略最初由日本在本世纪初提出,即转移部分产业链到第三国。随着中国本土成本不断上涨加上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这种模式近年来被更多跨国企业广泛采纳。这些企业在践行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这个趋势又会否动摇中国作为世界头号工厂的地位? 

当新买的苹果耳机从“中国组装”变成“越南组装”,你的iPad可能也不再是中国制造,这是否意味着全球制造业重心开始从中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中美贸易战和冠病疫情冲击全球产业,加速推动企业落实“中国+1”战略,分散产业链风险已是许多跨国企业的共识。不过,“+1”战略听上去“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它不是单纯的一道加减乘除数学题,而是夹带着许多考验和挑战的综合题。

产业链转移实际上是将产能分割成针对中国和非中国市场

一名任职于知名欧洲玩具公司供应链管理部门的员工告诉《联合早报》,和其他许多大型跨国公司一样,出于商业成本的考虑,公司在贸易战之前就已经在布局供应链转移,三年前的贸易战加速了这项计划。

这名因未经授权而不愿具名的员工透露,因为整个迁移过程非常庞杂,涉及到每个部门的分工和协作,尽管转移计划已筹划大约四年,但至今还未完全落实。

产业链转移在实践中困难重重并非个例,长期与在华跨国企业打交道的SMT Technology新加坡总经理王德兴也告诉本报,“+1”战略的确已在很多企业的计划中,但因涉及面广,工程浩大,实践起来并非易事。

前述员工在谈到具体运作时说,作为跨国企业,公司在全球都有自己的分布,所谓产业链转移,其实是调整现有的产能分配,以及将计划要扩张的产能安排在中国以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接受早报访问时也说,许多企业只是转移部分产能到东南亚某个国家来应付贸易战的关税,服务中国的部分仍然留在中国。

王德兴根据经验得出相似结论:所谓“转移”是将服务范围分割成针对中国市场和非中国市场两个部分。两者之间独立核算,互不干扰。

至于选择转移到哪个国家或地区,各个企业的考量也很相似,在综合人力成本、政治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后,越南成为诸多企业的首选,这也促使该国经济增长速度近10年来年均保持在6%至7%。

去年还有一则重磅消息佐证了越南成为“+1”的最大赢家之一。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去年第二季度将300万至400万部AirPods产能的生产线(大约是AirPods产量的30%)从中国转移至越南。同年年底,包括鸿海(富士康)及和硕在内的多家苹果供应商,以及iPad制造商仁宝电子(Compal Electronics)也扩大在越南的业务。

然而,越南胜出并非源于自身的优势无懈可击,而是因为其他国家的劣势太过突出。

吴威是一家从中国转移到越南的互联网跨国公司经理人,他在接受早报访问时透露,公司在2014年开始筹备转移时考虑过很多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和印度。

人力成本低廉及文化较相近越南受外企青睐

吴威说,挑选一个合格的“+1”战略伙伴很关键。从体量和规模上来说,印度其实比越南更合适,但印度的文化和制度与公司不匹配,而且当地的公共体系无法经受重大考验,这次的疫情就是很好例子。

吴威说,相较之下,越南不仅有低廉的人力成本,还与中国有着类似的东方文化。越南人比较内敛,喜欢踏实安稳,这对于强调个体服从系统、个性服从流程的制造业团队非常重要。

不过,这不并代表他们在越南没有碰壁。吴威回忆,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与当地团队的管理磨合。尽管英文交流没有障碍,但思维还是本地化,许多习惯和工作方式都有差异,需要付出海量的培训时间。

王德兴在回顾助力多家企业转移的经历时也说,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对国外风土文化不了解,仍然以中国的那套想法行事,有时候会跟外国的模式抵触,甚至触犯法律。

此外,由于越南体量小,世界顶尖客户又都汇聚于此,各国公司在争夺本地资源上的竞争就更加激烈。

吴威说,员工流动性大是许多外企面临的另一问题,有经验的工人几天就能找到新工作,“他们对工作不满意,马上走人就是”。

赞一下
(27)
79.4%
赞一下
(7)
20.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