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分散生产基地 在华跨国公司欲走还留

时间:2020-03-06 08:2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苹果公司主要代工企业富士康的多个中国园区,今年都延迟复工。苹果已发出预警称,第一季度预期收入可能不达标。(路透社)

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在冠病疫情暴发后,关闭了近一半中国门店,本月起逐步重开。(彭博社)

马来亚银行金英证券经济师李主礼告诉《联合早报》,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超过50家跨国公司考虑重新布局供应链。她预计本次冠病疫情会促使更多外国企业采取“中国+1”策略,通过寻求其他生产基地来分散风险。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亚细安国家料从中受益。

历经三次延期后,日本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在中国的四座工厂终于在上月24日全部复工。此时离原定复工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月,四座工厂中有三座依然只能恢复一半产能。

但比起另一家日本汽车厂商本田,丰田的遭遇已不算太糟。本田有三座工厂都位于封城状态中的湖北武汉,复工时间已经延至本月11日以后,部分车型的交货期也被迫延迟。

本田与丰田面对的困难,都不是孤例。如果说2018年爆发的中美贸易战,已经让一些在华设厂的跨国公司“蠢蠢欲动”,2019冠状病毒疫情对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冲击,更让丰田和本田这样的跨国公司有了更大的急迫感,要加速生产基地多元化,以减少对中国的过度依赖。本田主要零部件供应商F-TECH在1月底宣布,会将刹车踏板生产线由武汉迁移到菲律宾,丰田则在2月初表示,考虑把汽车座椅套生产线转移到日本或泰国。

马来亚银行金英证券经济师李主礼告诉《联合早报》,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超过50家跨国公司考虑重新布局供应链。她预计本次冠病疫情会促使更多外国企业采取“中国+1”策略,通过寻求其他生产基地来分散风险。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亚细安国家料从中受益。

中国社科院最新报告更进一步预测,如果中国疫情到本月底仍无法控制下来,跨国企业甚至可能从“中国+1”转为“中国+n”模式,加速将产能外移。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周一(2日)发表的报告指出,疫情导致中国出口企业短期供给存在巨大缺口,海外客户和外商投资企业可能会寻求中国以外的供应商替代,令中国产业链遭受“黑天鹅事件”冲击。

中国企业也考虑将工厂迁往国外

汽车制造绝不是唯一受影响的产业。科技产品巨头谷歌和微软已着手将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等电子设备生产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日经新闻》引述消息人士称,谷歌最早从下月起启动越南的智能手机生产线,微软也计划第二季在越南开始生产Surface系列电脑。

就连一些中国本国企业也在考虑“出走”——将工厂迁往国外。新加坡家具制造商高大(Koda)在马来西亚和越南的工厂长期向中国进口布料。公司执行董事许志恩向本报透露,近年来中国员工薪酬水平提高,他观察到当地供应商已开始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国家设厂,冠病疫情可能加速这个趋势。

许志恩说:“疫情导致我们部分原料断供,中国供应商也面对很大压力。相信疫情过后更多中国公司会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避免断供事件重演。”

不过,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林云峰受访时指出,虽然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尝试将部分产能迁出中国,但重建一条供应链并非易事。“一个生产基地不光要有工厂,还要在当地找到合适的供应商、物流业者,以及具备相应技能的员工,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赞一下
(20)
76.9%
赞一下
(6)
23.1%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