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升学焦虑症 鸡娃大军从幼儿园出发(2)

时间:2020-01-19 15:2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为什么要“鸡娃”?

“报什么班”“哪个班更好”已是中国家长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你在一个中年人集中的聚会上,一时找不到聊天的突破口,那么尝试一下“如何鸡娃”,想必能打开不少人的话匣子。

为什么要“鸡娃”?张洁如说,当你眼见别人家的孩子纷纷进入不同辅导机构,并且能够取得一定学习成效,作为父母,你很难不乖乖打开钱包加入其中,更何况,鸡娃大军们都认定,“家长越不努力,孩子就越没有出路”。

知乎社区一篇文章分析说,一开始所有的娃都是“放养娃”,当中间出现一个“鸡娃”时,他的收益是巨大的,但这样就会导致有更多的“鸡娃”出现,而当所有家长都用老鹰策略(即鸡娃)的时候,就没有人再敢去使用鸽子(放养)策略了。

文章也认为,家长最后都会选择“鸡娃”,因为好大学永远是稀缺资源,只要有竞争,老鹰策略就一定是家长的首选,不可能采用鸽子策略。

教育摆脱不了竞技思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家长的“鸡娃”现象,背后更多是焦虑心态和功利的价值观,中国当前的教育价值体系与观念尚未转变,即仍是竞技化教育,希望培养“人上人”。

与此同时,各类教育机构也在不断渲染教育竞争,刺激家长的焦虑心态,于是大家纷纷争抢跑道,从幼儿便已开始比拼。

熊丙奇指出,近年来,中国的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整体数量与质量较之前都有所提升,但优质教育资源毕竟有限,倘若100个人都要去争抢前10或前五,那中国家长的集体焦虑感永远也不可能解除。

熊丙奇说,教育关注的是个体的完善,而不是与别人的比拼;每个孩子都能有多元化发展,“输在起跑线”就不存在。中国国内近年来多有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打破单一分数评价体系的呼声,希望以此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目前看来,这一改革还比较艰难。

“鸡”还是“不鸡”?

在一个“鸡娃”家庭里,时间与精力永远不够用,当然,也需要足够的经济支撑。张洁如算了笔账,小敏的幼儿园学费,加上课外的全外教英语班、钢琴、舞蹈等课程,一年需要10万元(人民币,下同,2万新元)左右。正在读高三的特长生邓小宇的美术课程、绘画必备工具材料、补课费用加起来,一年也需要逾10万元。

在北上广深,这只是中间数字,如果有更高“鸡娃”标准,比如要进入国际学校就读,“鸡娃”成本无疑要甩开普通中产家庭几条街。不过,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实际情形,无力或不愿支付昂贵“鸡娃”费用的父母同样有之,这个时候,他们可能会选择“自鸡”,即用自己的方式在家教育孩子。

从淡定到疯狂 从高期望值到平常心

在“鸡娃”大军中,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观点是:育儿先育己,“在鸡娃之前,先鸡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另一个不存在异议的美好育儿愿景是与其“鸡娃”,不如引导孩子学会“自鸡”,即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与积极向上的态度。

但对相当一部分家长而言,“鸡娃”不能停。熊丙奇分析,很多家长一开始其实相当理性,在孩子入读幼儿园前,看见别人“鸡娃”,心想自己绝不这样,让孩子过好自己的平凡幸福生活就好,但身处其中慢慢就变得疯狂。这一心态,在小学达到高峰,因为在这一阶段,家长认为孩子仍存在各种可能;进入高中后,“鸡娃”现象慢慢淡化,不少家长逐渐接受孩子的平凡,认清孩子无法达到自己期望值的现实。

熊丙奇也指出,不恰当的“鸡娃”伤害了很多孩子,家长也同时付出沉重代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一开始不断灌输“一定要走到前面”的思想,到后来逐渐放弃与认命,这种教育可能出现的一个糟糕结果是,孩子最终会认定自己不行,丧失自信。另外,一些中国家长的“鸡娃”方式是不断强调等级观念,告之“不好好学习就要做底层工作”,同样是错误的价值观输入。

育儿大赛场 家长孩子共成长

“没有不成才的孩子,只有不努力的父母”,因为信奉这句话,张洁如一年前卖掉家中一套房,在广州城中买了一套小面积的学区房,今年秋天,她的女儿将可进入周边的省一级小学就读。

未来一个月内,邓小宇将辗转四川、天津等地的艺术院校参加校考,他的父亲默默计算须要向单位请假的同时,在旅行网站上点击支付,订好考场所在地的酒店与往返机票。

每一个孩子都在奔赴自己的前程,而他们的父母——中国式家长们,也在前仆后继走上育儿赛场,欢笑有之,焦虑有之。这是一段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历程,但也终将是一条充满差异的道路。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