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词汇“鸡娃”,形容家长不让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通过安排各种学习和活动,推动孩子在升学的道路上努力拼搏。“鸡娃”在中国各大城市早已是普遍现象,家长在日益增大的升学压力下,集体面临势头猛烈的教育焦虑症,一边心疼孩子太累,一边不停地把孩子送到各种辅导机构,孩子“不是在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升学巨压从幼儿园之前的早教班就已开始,舆论多年来虽持续呼吁“不要让学习太沉重”,但孩子的负担和家长的焦虑始终未见消减。
“孩子四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是不是不够?”
“看在哪儿,在美国够了,在中国不够。”
这是中国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的一张图片内容,简单而诙谐的问答,勾勒出中国家长们的群体焦虑——惟恐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哪怕已经身处赛道,为了不落人后,又纷纷提前开跑。
幼儿园还没放假,家在广州的张洁如已在家中醒目位置贴上孩子寒假期间的课程表。
“钢琴、舞蹈和英语是一直在上的课程,除了过年那几天,尽量不要停,孩子拼音和算术掌握得不太好,要利用寒假再给她补补课。”张洁如指着墙上的课程表,试图解释每一门课程的必要性。
张洁如的女儿小敏现在广州一家幼儿园读大班,今年秋天,她将进入小学一年级,正式开始自己的学业生涯。不过,每天赶赴各种辅导机构、课程排得满满当当的滋味,这名六岁小女孩并不陌生,也从不孤单——在这些课外机构中,她总能找到自己幼儿园的小伙伴,同样是被父母送来学习课程。
“我们班一半以上的同学都在外面学习乐器,不是钢琴,就是小提琴。他们跟我一样,也是要上很多课程的。”小敏一脸稚嫩,也一脸认真。
也许,这个六岁孩子的心目中,已认定本该如此。
小敏在辅导机构跟着外籍教师学习英语的同时,在同一座城市的番禺南沙镇,高三学生邓小宇(化名)正在一所绘画培训机构内冲刺速写、油画等课程。
邓小宇的父亲告诉《联合早报》,因为小宇的文化科目成绩不理想,在孩子从初中升入高中的时候,他们就已决定,让小宇往美术方向发展,因为拥有艺术特长的学生,高考录取分数线可以相对降低。
所幸的是,美术正好是邓小宇感兴趣的方向。学习绘画的同时,邓小宇的父亲也替他聘请了两名家庭教师,专门辅导文化课程。英语、语文是邓小宇的弱项,这让他的父亲非常着急,因为深知想要考上重点大学,“即便是特长生(具有特长的学生),文化课也绝不能拖后腿”。
“鸡娃”早已是城市普遍现象
像张洁如、邓爸爸这样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父母,中国网络有一个词汇用来形容他们的种种努力——鸡娃,意为给孩子打鸡血,安排各种学习和活动,推动孩子努力拼搏。在中国各大城市,“鸡娃”早已是普遍现象,尤其是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上一辈“散养”的育儿模式早已不复存在,教育焦虑呈现大幅度上升态势,广泛存在每一个中产阶层家庭中。
张洁如说:“这场竞争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不对,在幼儿园前的早教班,其实就已经在给孩子打下基础。”
中国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便描述了一名典型的“鸡娃”式中国母亲,演员陶虹饰演的母亲宋倩独自抚养正值高三的女儿,尽管女儿已是班里的学霸,但她仍然绷紧神经,倾注全部心力在孩子身上,替孩子制定一系列学习计划,拒绝一切可能影响学习的活动。为了不让孩子受到干扰,她在家中安装了隔音墙,后来又改成玻璃墙,以便监督孩子的一举一动。但她的这种高压育儿方式也令孩子不堪重负,更差点要自杀。
高端家庭更“鸡娃”
从事幼儿教育20余年、目前在广州天河区一所幼儿园担任园长的马瑞武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目前中国城市里孩子们的负荷普遍过重,往往是这一节下课后,又立即赶另一个地方的场,周末时间几乎全部耗费在各种课程上,孩子累,家长更累。
马瑞武指出,大部长家长在报班时,其实并不是跟随孩子的意愿,而是为了弥补自己小时候的遗憾,比如自己没学习乐器,便寄望孩子把钢琴、小提琴学好,但一些课程可能并非孩子的兴趣所在,这时候,一些乖巧懂事的孩子担心父母不开心,不想学也硬着头皮继续,但学习效果往往一般。
马瑞武的女儿目前在广州一所小学读五年级,她同样为女儿选择了不少课外学习。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参加的兴趣课包括合唱、绘画、语言艺术、舞蹈、模特、古筝和围棋;进入小学,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后,马瑞武减掉了当中孩子不喜欢的课程,随后一直学习古筝、绘画与围棋,并且参加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的课外辅导。
像马瑞武这样具有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证书的教育从业者,尚且为孩子选择不少课外辅导课程,对于其他家长来说,能够保持淡定不“鸡娃”,无疑需要强大的内心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