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中国人工智能AI等中国芯补强(3)

时间:2019-07-28 09:3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AI“下沉”至农业

随着深度学习等AI技术的普及,中国业界也开始出现AI“下沉”的新现象。腾讯、阿里巴巴两大科技巨头分别瞄准农村市场,将各自在深度学习等领域的经验带入农业,开拓新商机。

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去年下半年与中国农业龙头企业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合作,通过针对性训练,将阿里云的AI产品ET大脑进行研发,改造成适合畜牧业的新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饲养效率与品质。德康集团期望在2020年通过AI饲养系统,将肉猪年产量提高至1000万头。

腾讯也在去年12月宣布旗下的AI实验室进军温室种植技术,在荷兰举行的国际AI温室种植大赛中获得亚军。腾讯说,参赛团队根据植物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搭建嵌入了农业专家知识与经验的AI系统,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施肥,修剪枝叶等任务,从而提高产量。

腾讯也称,与传统农业相比,AI的优势在于能通过大量的模拟与深度学习,对种植过程进行全盘优化,为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提供最适合的环境,并大量节省资源。这将有助于缓解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在气候变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增加农业产出,同时保持可持续发展。

中美博弈新战场

在中美贸易摩擦从经济层面蔓延至科技层面的背景下,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的美籍华裔研究员丁杰弗瑞(Jeffrey Ding)受访时指出,AI将成为能在安防领域带来“决定性战略优势”的科技,中美展开AI军备竞赛的报道也日益增多。“短期来看,解放军将专注在研发无人载具及导弹智慧化上,这些发展将对驻扎在太平洋区域的美军带来挑战。”从长期来看,虽然公开资料不多,但中国的AI发展将能为解放军带来革命性变化。

侯格斯与贝纳克也指出,AI在民用与军用两方面的潜力,如目前在商业上被广泛利用的电脑视觉与图像处理技术,除了能被用于人脸识别,也能在军用无人机上帮助识别敌军。侯格斯因此认为,“在AI(研发)上落后的国家将面对巨大风险,而如何规避这一陷阱,将成为一个挑战”。

侯格斯与贝纳克也强调,中美已在消费者互联网领域稳定脱钩,“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科技在中国境内的影响力,要比谷歌、面簿、亚马逊高出几个量级,但在如半导体一类的‘深层技术’上,欧美依然掌握主导权。这意味着中国在这类科技上仍然高度依赖外国”。

侯格斯相信,除了大力推动本土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外,中国企业也将加大对欧洲“深层技术”公司的并购,减少对外界的依赖。

国家主义带来新挑战

侯格斯去年曾警告,未来在AI领域很有可能出现如1950年代全球大国争相研发新型核武器一样的竞争。他认为,随着AI成为涵盖各行各业的“全能型”(omni-potent)新技术,各国政府如何制定相关政策将成为施政重点。他预测,大国之间将展开对于关键技术的“军备竞赛”,政府将采取保护主义态度,禁止外国企业收购本国企业,并从政策和税收上支持本国企业,同时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吸引力度。

侯格斯做出上述预测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3月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半导体制造商博通收购美国通讯技术公司高通。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此举是担忧高通被收购后,美国在5G领域将无法与中国的华为抗衡。而美国政府后来对华为的限制,也很难不让人将此视为中美在争夺5G与AI领先权之战。

国家主义渗入AI领域带来的另一层影响,是中美以外的其他国家该如何保持自己的数据独立性与完整性。侯格斯指出,目前AI台面上的玩家只有中美,“只有中美才有实力和财力支持本国企业在AI领域不断发展,成为本国的先锋(domestic champions)”。

侯格斯担忧,由于其他国家缺少能与谷歌、阿里巴巴等中美AI企业抗衡的能力,因此不得不依靠向这些外企提供本国数据来交换服务。侯格斯将这种情况视为信息时代的“新殖民主义”。

不过,侯格斯对未来依然乐观。他认为,虽然AI领域短期内会被国家主义左右,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终究将逐渐从对抗走向合作;AI将不再被视为属于单一国家的“私有技术”,而是成为能造福全人类的全球公共产品。

赞一下
(8)
80%
赞一下
(2)
2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