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山东首富为何深陷债务黑洞?(2)

时间:2021-07-30 14:4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人物记事

孙宏斌出手相助近150亿元

债务压顶,卢志强只能不断变卖曾费力收入囊中的资产。

泰山会成员间有互帮互助的传统,成员们帮助史玉柱在4年间还清债务、东山再起的故事曾传为佳话。尽管泰山会已经解散,但作为曾经的核心人物,卢志强在处置资产过程中展现了其强大的资源和朋友圈。

据《棱镜》作者梳理,泛海在2019年初以125.53亿元将上海董家渡、北京泛海国际居住区地块资产卖给孙宏斌的融创地产;2020年以来,通过民生证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卖出浙江泛海建设投资公司、美国国际数据集团以及武汉部分地块资产,长江证券从泛海手中购置总部办公楼等,泛海控股已经实现了近240亿元的资金回笼。其中多笔交易的接盘方背后,都有卢志强商界好友的影子。这其中,融创、绿城本就是地产同业,接手地产资产也说得过去,但其中个别交易,帮助好友暂渡难关的意味也十分明显。

例如,1月21日,泛海将民生证券13.49%的股权以23.64亿元出售给上海沣泉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实控人为山东博汇纸业原董事长杨延良,是卢志强的山东老乡,也同在全国工商联担任职务。

6月24日,融创以22亿元收购浙江泛海建设投资公司,收购条款中专门提到,收购资产不包括后者持有的民生信托股权、杭州泛海国际中心等,并且泛海武汉公司或指定方有权在2022年6月23日前回购。

此外,作者还注意到,中信产业基金出资人发生变更,泛海集团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上海海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背后股东是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船东互保协会与泛海均是民生银行发起股东,船东互保协会总经理宋春风更是与卢志强长期担任民生银行董事。在媒体报道中,在许多投票表决事项上他们时常共进退。

在处置美国旧金山项目交易中,还出现了老朋友柳传志的联想系弘毅投资的身影。弘毅的授权代表John Huan Zhao,正是弘毅投资董事长赵令欢的英文名。2020年3月末,弘毅以12亿美元报价接替此前一家私募基金的10.02亿美元报价,拟收购泛海的旧金山项目,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尽职调查始终未能开始,最终收购告吹。

马云的身影暂未出现在协助泛海处置资产的名单中,其旗下的阿里系代表阿里妈妈软件服务有限公司出现在了近日驰援苏宁的联合体中,苏宁易购同样深陷债务危机。

“有的自顾不暇,有的避之不及。”资深金融市场观察人士李江对作者表示。总资产近3000亿元的泛海集团已是庞然大物,其遇到的困境一般民营企业很难有能力救助。

截至2020年末,泛海控股总资产1810亿元,净资产16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0.67%。接近泛海的资深市场人士张鸣对作者表示,泛海并非资不抵债,而且持有的金融资产、地产资源都较为优质。但在处置过程中,找到好的卖家、处置进度、是否会有买家借机压价都较为复杂。“已经到了不得不变卖资产改善流动性的时候了,但哪些资产优先处置,哪些资产是日后东山再起的资本,都有门道。也需要市场各方给予理解和时间。”

卢志强的金控与国际化之梦

对于当前的流动性难题,泛海解释,公司受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金融行业监管环境和境内外多轮疫情叠加影响,尤其是公司主要资产所在地武汉,疫情对项目的销售、回款、开发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回溯这场危机,危险的种子或许在5-6年前就已埋下,只是当时卢志强并未察觉,反而还看作是重大机遇。

2014年,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地产起家的泛海控股决定开启战略转型。作为民生银行的发起股东之一,卢志强在金融业务上尝到了甜头,泛海集团也早已布局民生证券、民生信托、民生期货等金融牌照。

彼时,泛海控股提出,打造“金融全牌照”的金控集团是公司转型的核心目标,要将公司打造成为“房地产+金融+战略投资”的综合性控股公司。为支持公司战略转型,卢志强于2015年5月重回泛海控股董事会。

随后,通过收购、大手笔增资等操作,泛海控股陆续将控股股东持有的证券、信托以及保险等金融资产纳入上市公司平台。

在同一时期的2013年,泛海宣布开启国际化元年。这一年,泛海在中国香港设立发展平台,收购美国洛杉矶项目。“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中国香港相对宽松的融资环境、市场环境,适时启动海外融资计划。”泛海在当年的业务规划中提到。

2014年,泛海收购美国旧金山 First & Mission 项目,计划在旧金山建起第二高的地标性建筑。次年,泛海的触角又延伸到纽约、夏威夷等,收购印尼电厂项目。2017年3月中国泛海完成对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的收购,并称这是其资产多元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泛海对外投资在2016年时达到“癫狂”,全年投资高达468亿元。

这一年,为在民生银行董事会换届选举中保住董事席位,卢志强耗费36.81亿元增持民生银行。此外,还出资25亿元收购王健林的万达影视6.72%股权。

在地产业务方面,泛海为武汉公司增资87亿元;在金融业务板块,收购以及增资民生信托耗费84亿元,增资股权公司48亿元,投资设立民生金服控股50亿元,增资亚太财险40.8亿元;此外,投资10亿元设立泛海电力控股,投资50亿元设立亚太寰宇,认购中泛控股股权36亿元。其中,亚太寰宇在2016年与美国Genworth 金融集团(全球长期护理保险巨头)签订并购协议,拟以27亿美元收购后者全部股份。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大手笔并购带来泛海控股资产规模的膨胀,叠加资本市场向好,2015年、2016年卢志强的财富大幅增加,在胡润百富榜上达到最好水平——身家达到850亿元,挤入百富榜前十名。

这一时期,包括海航、复星、万达、安邦等中国企业在海外均出手阔绰,大举并购:安邦拿下华尔道夫酒店、美国信保人寿等,浙江罗森收购AC米兰俱乐部,万达拿下美国传奇院线,海航收购维珍航空、希尔顿全球、德意志银行等等。

殊不知,海外并购的风险已被监管部门警觉,一场监管风暴即将来袭。

“他不知道缺钱的滋味”

2017年6月,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大型银行机构排查安邦、复星、万达等海外并购明星企业的授信风险,跨境并购融资政策开始转向。

李江告诉作者,国内知名民企进军海外,在境外融资时并不占优势,主要采用的仍是“内保外贷”方式,即境内提供资产抵押,再由中资金融机构境外分行或国际性银行在境外提供融资。这不仅是把风险留给国内金融机构,而且有资本外逃和转移资产的担忧。

泛海也顺势放缓海外投资步伐,表示将资源集中在优化存量项目上。但此时,美国房地产开发项目已投入27.22亿美元,印尼棉兰燃煤发电项目投入3.75亿美元,还出资1亿美元参与了WEWORK股权投资,海外占用资金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且均在投入期。

另一方面,泛海的老本行地产与新方向金融均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且房地产融资不断收紧,而金融业务也开启严监管和去杠杆,叠加泛海对外投资大幅增加,泛海负债率高企,资金链也开始紧绷。

“地产转型金融,遇上去杠杆,就是双杀。”张鸣表示。

泛海历年年报显示,自2015年开始,在银行贷款和信托融资之外,泛海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美元债等多渠道筹措资金。

为配合地产调控,房地产公司融资渠道不断受限,2019年,金融监管部门约谈部分信托公司,要求控制业务增速,严格落实“房住不炒”的总要求。

作者注意到,2018年末到2019年末,泛海控股期末融资余额骤降348亿元,其中信托融资余额下降408.67亿元,银行贷款下降76.44亿元,债券融资余额下降28.09亿元,而非银行类贷款猛增138.73亿元,平均融资成本高达11.28%。

在2015年尝到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57.5亿元的甜头后,泛海控股在2016年初拟再次推进一笔高达150亿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用于重点房地产项目开发进度和增资亚太财险。该事项在2016年7月获证监会发审委通过,始终未能拿到最终的核发批文。实际上,在发审委通过审批的月末,据人民网报道,证监会已不允许房地产企业通过再融资对流动资金进行补充,募集资金只能用于房地产建设而不能用于拿地和偿还银行贷款。

延期四年后,泛海控股最终在2020年11月宣布终止上述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相较方案最初拟定的发行价格不低于9.36元/股,此时泛海控股的股价已经腰斩过半,徘徊在4元/股了。

赞一下
(15)
71.4%
赞一下
(6)
28.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