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副校长被疑论文造假 海外网站频出手(2)

时间:2020-07-24 08:4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人物记事

尽管如此,允许匿名评论和缺乏科学性、真实性审核的制度设计,仍为一些人提供了诬陷、诽谤科研工作者的可能性。

今年5月起,PubPeer网站上陆续有人匿名发帖,质疑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署名的24篇论文存在一图多用和重复使用等问题。对此,董晨回复《中国新闻周刊》称,他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0名前博士生和博士后对自己担任通讯作者的20篇论文进行了审查,并在一周内,对Pubpeer网站上每个受到质疑的问题进行了详实回答。董晨强调说,从他们的调查和解答中可以明确表明, 这些论文没有造假,不存在学术不端。

在对受到质疑的一篇论文的回应中,董晨表示,“我们欢迎旨在提高科学质量和严谨性的建设性批评。然而,这些质疑表现出对该领域、主题以及业内普遍接受的原理缺乏了解,因此大多数批评都没有科学价值。作为PubPeer论坛的忠实支持者,我们不希望PubPeer这一专业的科学交流平台被某些匿名质疑者利用,分散科学家进行日常科研活动的精力,这将与平台的初衷背道而驰。”

对此,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所长林成华认为,类似PubPeer的第三方学术打假平台应建立匿名评论的审核机制。平台需要设置相关标准和程序,对匿名评论进行科学性和真实性的审核,以避免学术质疑的误伤甚至诬告。在制度层面的程序正义得以健全后,对于那些已经被不实评论误伤或恶意中伤的科研工作者,平台还应设立弥补机制,恢复被质疑者的名誉。只有第三方平台本身的内在机制建设日益完善,才能维护其学术公信力和持久生命力。

相对于PubPeer由基金会运营的方式,德国独立科学记者列昂尼德·施耐德主办的For Better Science则更加个人化。6月15日,该网站曾发布了中国数学领域涉嫌论文批量造假的报道。昂尼德·施耐德表示,网站拒绝侮辱谩骂、攻击或无证据指控的评论,在接受匿名评论的同时,鼓励实名评论。所有的评论审核工作都由他本人进行。

生物医学领域的实验图像成打假重点

斯特尔告诉《中国新闻周刊》,PubPeer上指出的大多数问题都涉及作者论文中的图像。曾供职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的伊丽莎白·毕克博士,目前就专职调查各类论文的图像异常问题及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根据毕克的质疑,来自中国多家医院的121篇论文涉嫌图片造假。

毕克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在涉事论文中,单篇论文的图像看似没有问题。但通过梳理全部论文的图像,她发现这些论文使用了相同的图像:不同论文间存在重复的图像;部分论文内部也有重复之处,例如代表不同实验的两张图像部分重合。由此,她认为论文可能来源于“论文工厂”。

此前,比克就曾质疑来自中国多家三甲医院的400多篇论文存在图像造假,并指向“论文工厂”。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大多数存在图像重复问题的论文都涉及癌生物学、肿瘤学和分子生物学,光谱重复则在纳米领域出现较多。这些领域的论文通常包含许多图像和光谱,所以其中的问题相对易于发现。其他领域的论文中可能只有条形图、折线图或热力图,所以不容易引起注意。

毕克指出,在她提出质疑的论文中,很多作者与中国的医院有联系。此外。来自印度、美国研究人员的大量论文也存在图像造假问题。

在毕克看来,她更愿意认为自己是一名“数据侦探”,而非学术打假人或监督者。她希望通过在博客和Twitter上发布自己的工作来“激励”对学术诚信不够重视的科研人员。

同行评审和利益集团

学术论文在期刊杂志发表前,需要经过同行评审,因此,同行评审也被视为论文的“过滤器”。对此,毕克表示,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是基于默认论文中数据可信的假设进行的。同行评审没有专门培训,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发现造假。同行评审的价值在于对论文的逻辑和实验提出专业论证。

对于论文中不当行为或其他学术诚信问题的发现,应该在期刊接受稿件后、送交同行评审前进行。毕克建议说,许多期刊已经在通过查重来筛查剽窃问题,审查图像和其他学术诚信问题也应加入到这一过程中。

即使已经过了五年,毕克曾经向出版社和作者提出过质疑的100多篇论文至今也没有被勘误或撤稿,因此,下一步她打算在社交媒体与PubPeer上公开讨论这些论文。毕克认为,在期刊完善它们的出版前审查之前,PubPeer等平台是当前可用的最好方法。她直言,学术期刊和科研机构通常不希望对论文中的问题采取行动,因为其中存在各种利益冲突:期刊和出版商不希望更正或撤回仍可出售或计入其引文索引的论文;大学和科研机构同样不愿意谴责能为其带来大额经费的明星学者。

毕克以今年3月底菲利普·戈特雷团队发表的关于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论文为例。她指出,为提高杂志的影响因子,期刊出版方可能会留下引人注目的问题论文,而不是对其进行勘误或撤稿。另一种可能是某篇论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科学家,甚至作者之一就是期刊编委会成员,所以其他编辑不敢处理问题论文。菲利普·戈特雷团队关于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是眼下的大热门。但他们论文的样本量太小,且可能存在包括伦理批准、混杂因素和PCR结果不严谨等问题。但这篇论文在投稿到《国际抗菌剂杂志》的24小时内就经过同行评议并被接受。而该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Jean Marc Rolain正是投稿杂志的主编,存在巨大的利益关联性。

伊丽莎白·毕克在博客上这样形容此事:“这相当于允许学生为自己的论文评分,结果是A +。”

评价机制单一导致造假、打假繁荣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李侠认为,除基础研究以论文写作为主要工作外,在其他应用研究中,论文只应是记录研究过程、观点心得以及问题解决方案的副产品。但在过去几十年中,论文数量成为中国科技评价标准中的第一指标。尤其是在医学领域,单一的评价体系给广大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定、岗位竞聘、课题申报造成了障碍。

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所长林成华指出,目前学术打假的对象主要是既往发表的存量论文。过去的十多年间,中国正处于“科研大跃进”时期,论文发表数量处于井喷期。过去一个阶段,国家对科研的导向也是更多要求数量,由此也就造成了包括学术造假在内的许多问题。

李侠觉得,伊丽莎白·毕克等学术打假人的存在,对于科研人员和期刊起到了第三方监督作用。但同时,PubPeer等平台上的匿名评论也可能成为捏造、诬告和恶意中伤的工具。

李侠强调,学术造假的认定,需要专门机构来进行鉴定。目前,国内各大高校都有院系、学校两级学术委员会,可以对硕博士研究生和普通教师进行学术诚信问题的仲裁,但很难对长江学者、两院院士等学术大牛及身居高位的高校领导进行处理。这些人掌握着大量的学术和社会资源,对高校和本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所以即便被质疑学术造假,也大多不了了之。为处理高端学术人才的学术诚信问题,国家应超越教育部、科技部设立国家级的最高学术仲裁委员会。若涉事者的学术身份过高,则可以考虑引入国际顶级学者充任特别委员,进行权威认定。如果国家能对高端学术人才的造假行为有明确的信号,将会对学术造假行为产生巨大震慑作用。

赞一下
(19)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