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介和的BT生意也并不是一帆风顺,2006年,因为承接基建工程的范围不断扩大,太平洋建设的资金链首次断裂。当时,太平洋及其附属公司欠银行3.28亿债务无法按期偿还。媒体报道称,截止当年9月20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5次查封了严介和的12处住宅,其中绝大多数已被重复冻结3次以上。
对于那次资金链断裂,严介和坦言是由于当时北方开工项目过多,太平洋在资金调配上出现了问题。不过这次危机并没有打垮严介和,反而促使其对经营风险有了重新的认识。太平洋建设最终还是偿还了银行债务,随后,严介和对企业进行改组,将其拆分为各个地方集团,他希望太平洋建设能在一年之内,完成由基建项目公司向投资管理型公司的转型,并表示今后将慎用银行贷款,规避风险。
据一位熟悉太平建设及严介和的人士分析,严介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事实上与如今轻资产模式很像。作为总承包商,他们的角色更像一个项目平台,政府每年不同比例的回款,会被他们按不同比例给各项目施工队分期结算。这样操作,那些看似动辄上百亿的项目投资,其实并不需要企业自身投入太多资金。而据该人士透露,严介和早年在收购地方亏损国企时往往也会提出附加条件,即一揽子打包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2007年之后,他在自己一手创建的不同企业中屡次卸任,又屡次创办新的业务形态,并最终将其全部业务,装进一个名为“苏太华系”的产业集群经济体中。这并不是一家集团公司,而是众多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苏太华系”下辖38个集团,其中不仅包括太平洋建设,苏商、粤商建设等基建集团,还包括华佗论箭、雅仁和教育、蓝黄红文化等咨询顾问及文化传媒平台。
“苏太华系”在2014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166位,其排名又在今年升至156位。按《财富》杂志公布数据显示,“苏太华系”的主要组成企业太平洋建设2014年营业收入为633.69亿美元(约合4616.96亿元人民币),利润为26.68亿美元(约合169.12亿元人民币)。按6.35的汇率计算,营业收入大约是4024亿人民币,利润大约是169亿人民币。对比同类型的中国铁建(12.070, -0.07, -0.58%)、中国中铁(9.090, -0.10, -1.09%)等央企,其收入均高于太平洋建设,但利润却低于太平洋。其饱受质疑的模式看起来依然行之有效。
此次投资深汕,严介和抛出了豪言,“十年2500亿投资”,如果仅从太平洋建设的营收数字来看,想完成这个项目并不容易。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此前包括辽宁营口等项目告吹的真实原因,是其短期投入资金有限不足以支撑开发。但严介和对此并不认同,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营口的项目完全是作秀”,并表示很多项目宣告破产的主要责任都在地方政府。
而关于资金投入,严介和曾在去年底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兰州项目资金有25%来自迪拜和塔塔尔的两支政府养老基金,自1990年代,这两支基金就主动要求与太平洋合作。尽管如此,资金问题依然可能是严介和的短板。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其模式看起来投入不大,但因为需要持续投入资金滚动,严介和的公司事实上一直缺钱,甚至其在南京的公司总部所有办公车辆、高管配车也全都是租来的。该人士同时称,太平洋建设早前人员流动性较大,其中很多都是因为严介和最初承诺的权益和薪金没有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常在河边走,严介和似乎从未“湿鞋”,公开资料很少有他在政商关系方面“负面”新闻,或因反腐受到牵连的消息。严介和自己讲,他并不怕反腐,太平洋建设所做的每一个项目都处于阳光之下。
白手起家,闯入富豪榜,成就世界500强企业,他和他引以为傲的模式还能走多远?而这片汕尾的小渔村,真的能变身他口中的“全球富人之城”吗? 0刘诗洋界面记者
“我愿意成为一种声音,对于那些失去声音的人。”——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