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1月大选结束还未满半年,各政党又忙着选战布局了。
无论是媒体报道、政论节目、行家评论,都指向台前幕后的选战布局。它牵涉到党选、地方首长和中央政权的竞争,具体范围包括民进党7月底的中执委、中评委和中常委改选、国民党明年10月的党主席改选、两年半后的“九合一”地方选举,以及四年后的总统与立委大选。
一场选战刚结束,马上又准备下一场战役,令人目不暇给。从局外人角度观察,台湾全年不休的选举氛围,反映出“胜选高兴一夜就好”的胜选者心态,和各阵营“养兵千日,用在一朝”的竞争动态。
讨论度逐渐加温的是2028年总统选战布局。蓝绿白都已有人选,民进党(绿)主席、现任总统赖清德一定会拼连任,民众党(白)主席柯文哲也已放话一定选,国民党(蓝)的台中市长卢秀燕虽未表态,但她在2026年就两届市长任满,下一步的选项当然包括问鼎大位。
相对于代表绿白竞逐总统的人选几乎没有悬念,坊间列出的国民党可能人选,还包括党主席朱立伦、新北市长侯友宜和立法院长韩国瑜。
据《联合早报》了解,朱立伦肯定在明年10月拼党主席连任,如此就能主导地方选举和总统候选人提名。综合消息和评论,一旦连任成功,刚满63岁的朱立伦挟着领导2022年地方选举和2024年立委选举战绩的政治能量,大有可能成为总统候选人,扭转2016年失利的阴影。
蓝营台面上的政治人物中,朱立伦经营两岸关系和台美关系比较久,也支持“九二共识”,是他的优势。但2016年大选前三个月临阵“换柱风波”,冲击了他的政治能量,也是他的硬伤。
最近政坛盛传侯友宜有意在明年竞选党主席,掌握党机器后,主导地方选举,再挑战2028年总统大选。侯友宜最近答询时态度开放,只强调“眼前最重要工作是把新北市的大小建设做好,也会结合党籍议员和县市首长,大家团结在一起,面对党的挑战”,并没有把话说死、否认参选党魁的可能性。
韩国瑜再次参选的机会也不能排除。他曾掀起惊人的“韩流”,虽然2020年参选总统失利又被罢免,但今年领导立法院后,再度成为蓝营最有实力的政治人物之一,无论他在总统选战支持谁、是否再次出战,都会是未来四年的政坛焦点。
作为立法院最大党,蓝营当然不会放弃寻求政党轮替。潜在总统人选最多,有人负面解读为争夺权力与资源、“内斗内行”;也有人正面诠释为他们要保卫中华民国、确保两岸和平,因此认定必须重新掌握政权,才能做出实质改变。
蓝营诸侯各有班底和追随者要照顾、有人劝进,也要累积谈判筹码。但最后蓝营也必然得协调出最强候选人,毕竟唯有团结和分工才能提高胜算。
接下来值得留意的是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和昵称“小草”的年轻支持者动向。作为稳占两成二政党票的第三势力,只要选民继续不满蓝绿,白色力量就有生存空间。未来执政党大概率对民众党不会手软,以争抢倒向民众党的大量年轻选票。
最关键的人物仍是现任总统赖清德。他就职后面对中国大陆激烈的文攻武吓、朝野对抗的内外交困开局,给了蓝白在2028年进行“延长赛”的机会和想像。但他毕竟掌握决定两岸政策、外交和内政经济方向的资源和方向盘,只要善用资源、累积民意支持,顺利连任的机会就会提高。
中美关系、台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变化,将很大程度影响台湾民意和政权走向。中美在激烈竞争中,也寻求管控台海风险,蓝绿白必须证明自己最获得美国信任、也最能降低两岸风险。无论谁的路线被美国怀疑,又引起台海动荡,都一定会流失大量选票。
中美关系的发展非台湾所能掌控,但两岸关系和台美关系操之在己,是各政党必须经营和展现政治实力的关键。
台湾选民最在乎的是维持现有生活方式,也不要有战争威胁,希望“大陆不要来管我,也希望执政党不要激怒大陆”。无论谁来领导台湾,都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扎实建立国防、能源与社会韧性,另一方面展现处理两岸交往的灵活手腕。
大陆希望统一台湾的决心毋庸置疑,台湾惧统和拒统的心理也很明显。目前台湾新政府一再强调大陆是外国,要以民主对抗专制,风险能不提高吗?
相信台湾领导人正密切评估和管控两岸风险,并计算外部因素对选战布局的影响。作为强调民主多元和监督制衡的社会,无论是执政党要巩固政权,还是在野党要争取政党轮替,都得努力追求让人民安心、台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