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点
蓝绿黄红
昨天早上9点多,我搭上防疫计程车,到松山机场附近的大佳河滨公园“得来速”(Drive-through)防疫筛检站,接受解除14天检疫隔离前的核酸检测。
我全程坐在车上,抵达后按下车窗,让医务人员捅鼻子采检后,就返回住所,准备在今天重获自由。
由于春节期间回台人数超过3万人,全岛防疫旅馆不够用,台湾推出了“7+7”春节专案,让民众在防疫旅馆和居家隔离各七天。台北市安排了500名计程车司机,载送春节专案的民众,从住家到户外筛检站进行采检。
司机高大哥说,官方规定他不能接送居家隔离以外的一般乘客。不过春节后居家隔离人数减少,每天平均只载两人,且得随时待命。幸好政府补助每天3500元新台币(约169新元),否则这差事划不来。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官陈时中日前透露正评估边境松绑,先观察元宵节(15日)后疫情变化,再宣布是否放宽商务签证资格,以及将入境检疫天数从14天减到10天(7+3或5+5)。这意味着,到时可能只需住防疫旅馆最短五天,即可回家隔离。
针对边境松绑,陈时中周二在记者会强调,必须根据国际情况做出“台湾模式”。
什么是“台湾模式”?他如此诠释:比起全球各地,台湾境内封城指数最松,民众最正常过日子,加上注重防疫强度,几乎天天开记者会让民众了解疫情和需要配合的措施,达到全民防疫效果。
但这个说法被舆论批评太含糊笼统。说到底,所谓“台湾模式”是建构在严守边境管制、境内如常生活和每天开疫情记者会,但忽略了台湾人民自主配合防疫的功劳,以及各行各业与老百姓因边境管制,而承受的民生、经济和生活的打击。
因此,身兼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周三在中常会强调,执政党今年的重要目标,是寻找兼顾经济与防疫的“台湾模式”,努力做到对生活影响较小、作用最大的防疫效果。
看来,台湾模式还在寻找和建构中。过去,这模式经历了成功、失守又回神的过程;迎向未来,它还在寻找隧道尽头的亮光。
最初的成功建基于2020年1月疫情暴发初期,台湾毅然封关,并对少数获准入境者进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去年5月至7月疫情一度宣告失守,是因疫苗采购太慢、境内筛检不足,导致本土疫情暴发。随后回神,居功阙伟的是民间捐赠疫苗、加快疫苗施打,并持续进行精准筛检和疫调。
台湾这些日子的防疫表现,已获得国际肯定。彭博社1月27日公布全球抗疫韧性排行榜显示,台湾在全球53个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的经济体中排名第八,表现大大优于去年6月曾直坠最低纪录的第44名。在《日经亚洲》本月4日公布的冠病复苏指数中,台湾也在全球122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一。
单从每日染疫病例只有数十起来看,台湾犹如与全球各地处在不同时空。但境内普筛不足、边境封锁,也成了疫情随时暴发、民生经济凋敝的最大隐忧。
从清零和共存的两大模式来看,台湾似乎不放弃清零,也还没准备好与疫共存。
当各地面对奥密克戎变种毒株病例激增,纷纷弃守,宣布解除防疫措施,选择与病毒共存时,全球似乎只剩海峡两岸四地仍追求“清零”。
但正如指挥中心医疗应变组副组长王必胜所言,清零其实“不是目标”,而是“防疫工作的态度”。可见台湾大趋势终究是走向与疫共存,只是依然步步为营。
中华民国防疫学会理事长王任贤就认为,与疫共存的最理想状态是“重症下重手、轻症下轻手、无症状不出手”,只须严格筛检从疫情暴发国家入境者,但不禁止任何国家旅客入境;同时将检疫期逐步缩短到零,以多层次的筛检来取代。
保持清零的防疫工作态度,如履薄冰迎向与疫共存的目标,具体落实为边境松绑的规划,应该是大多数人对台湾模式的期待。
当然,对此期待,各界既有乐观,也有担忧。
乐观的理由,是从台湾目前每天以1%增加的疫苗追加剂施打率来看,下个月有望突破五成人口、两个月后可能超过八成人口完成接种第三剂,形成更强大的群体免疫。
担忧的理由则是,民众已出现防疫疲劳,进出商店不愿扫码,或只是举手机刻意“虚晃一招”,避免被匡列为密切接触者而“株连九族”。
若民众不改对施打疫苗的鸵鸟心态,官方也不松绑边境政策,“台湾模式”就会掉漆褪色,在隧道里摸索更久,继续苦等那一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