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暴发并蔓延到台湾的2019冠状病毒疾病,本可以成为打破两岸关系僵局的契机;相反,它突显了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极度不信任感和日益扩大的鸿沟。最近的事态发展对未来几年的两岸关系来说并不是好兆头。
随着来自日本、菲律宾、美国、印度、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医疗物资迅速运往武汉,台湾对外科手术口罩和N95口罩出口的不合时宜的禁令,被许多人批评为冷血之举。同时,台湾政府及其支持者再次谴责北京阻挠台湾参加世界卫生组织。作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世卫规定成员必须具备国家地位,并继续把台湾排除在外。在马英九执政期间,台湾能够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即世卫的全球卫生论坛;但按照目前的情况,台湾似乎不太可能参加。
中华民国总统大选于2020年1月11日在一片喧闹中结束,总统蔡英文赢得连任。蔡英文于2016年5月就职后,两岸关系降至历史最低点。她在连任胜选的讲话中提到,希望在“和平、对等、民主和对话”四项原则的基础上改善与北京的关系。两岸关系取得突破,似乎是她在第二任期希望实现的主要目标。
然而,两岸对话的前景看起来并不乐观。蔡英文和许多台湾人都认为,台湾的前途必须由岛内的2300万人民来决定。对此,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坚持认为,台湾的前途应该由包括台湾在内的14亿中国人民共同决定。这样的观点在今天的台湾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但在大陆似乎得到广泛的支持。
蔡英文在连任后不久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独家访问时,详细阐述了她对两岸关系的看法。当BBC记者沙磊(John Sudworth)问她是否支持台湾独立时,她说:“我们不须要宣告自己是一个独立国家。我们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叫自己中华民国(台湾)。”
我们尚不清楚她的中华民国定义为何。她是真的认同中华民国,还是只是用它来掩护她的许多支持者力图建立的“台湾共和国”?她承诺维持现状,并敦促北京面对台湾独立的现实。对于“现状”的理解,她与北京明显有别,也显然不同于前任总统马英九。人们不禁要问,她所说的“中华民国台湾”是否就是马英九所说的中华民国,后者于1912年在大陆建立,并在中国内战失利后于1949年迁到台湾。关键是她是否和中华民国宪法一样,认为台湾和中国大陆同属一个国家。
在微妙的台陆关系中,语义的作用举足轻重。当蔡英文说台湾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时,北京认为这背离了过去形成两岸互动基础的“一个中国”原则。有趣的是,当马英九说出类似的话时,北京从未挑战过他。区别在于北京相信马英九,但不相信蔡英文。
两岸确实可以在对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2015年11月马英九和中领导人在新加坡的会晤就是明证。为了避免出现任何不平等的情况,两人在这场历史性会面只是互称对方为习先生和马先生。这个峰会得以举行,是因为马英九将两岸关系定义为中华民国一个中国框架下的台湾与大陆关系。
蔡英文对两岸关系的定义,显然是建立在台湾和中国是两个独立的国家的看法之上,类似于1999年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其中主张“台湾是一主权独立的国家,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都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
如果蔡英文坚持台湾从中国独立出去,几乎不可能指望北京与她对话。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如果两岸已经是两个独立的国家,彼此对话又有什么意义呢?北京的鹰派人士甚至可能辩称,使用武力让台湾回归祖国是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