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综合报道,去年7月发射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是在昨早7时18分,经过九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后,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此次“一步登火星”将坚定中国推进深空探测的信心和决心,也凸显其航天能力正迅速追赶美国。
在全球航天竞赛升温的背景下,中国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天问一号和“祝融”成功着陆,使中国成为首个首趟任务就成功在火星进行绕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也是继美国和前苏联后,第三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此次“一步登火星”将坚定中国推进深空探测的信心和决心,也凸显其航天能力正迅速追赶美国;在长征五号火箭残骸近日引起争议的时间点上,这项消息有助提升中国航天技术的形象。
综合《人民日报》报道和中国国家航天局消息,去年7月发射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是在昨早7时18分,经过九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后,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天问一号载送的火星车祝融号预计将在火星进行三个月的表面探测,天问一号环绕器将为火星表面探测和地球的通信担当中继卫星、传送信号。火星车工作结束后,环绕器还将进行长达两年的深度探测工作。
中国在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而此次的火星任务受到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国国家主席、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昨天在贺电中,向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和参加任务的全体人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他在贺电中表明,此次任务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称此次任务使中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他呼吁指挥部人员再接再厉,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快建设航天强国。
美国太空总署助理科学主管祖尔布琴(Thomas Zurbuchen)也在推特发文祝贺,期待中国此次任务可以让人类更了解火星。
学者:“一步登火星”显示
中国航天技术大跃进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火星,被视为人类移民和获取太空资源最具潜力的地点,因此向来是全球航天竞赛的焦点;但火星探测是全球公认的高难度航天科技项目。
中国知名军事学者宋忠平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在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前,人类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仅有五成左右,而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并顺利开展工作的探测任务成功率则更低,只有约两成。
此前,只有美国和前苏联完成火星登陆。前苏联是在1971年登陆,但其探测器在登陆后数秒内失联,无法展开表面探测;美国则在经历了14次失败任务后,于1976年7月首次登陆火星;今年2月18日登陆的毅力号,是美国最近一次的火星任务。从1960年至今,包括英国、欧盟、日本和印度在内的多个国家一共发起近50次火星航天任务,大多是轨道飞行任务;除了美国和前苏联外,其余着陆计划均以失败告终。
宋忠平分析,天问一号能“一步登火星”,改写了火星探测的成功率,也显示中国的航天探测技术稳扎稳打,并且取得飞跃性的发展;此次任务将坚定中国进行深空探测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上月29日发射载送“天和”空间站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激起了中美之间的交锋;美国对其残骸“失控降落”的指控,引起部分舆论对中国航天技术的关注。但有分析认为,中国此次的成功火星登陆,将提升中国航天技术的形象。
航天政策分析师戈斯瓦米(Namrata Goswami)接受《华尔街日报》访问时说:“此次任务向世界发出了信号,显示中国已追赶上美国的航天探索能力,并且可以成为美国以外,航天领导力的另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