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颖:中欧投资协定展现中欧美博弈

时间:2021-01-02 07:3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军事

中国和欧盟在12月30日如期完成投资协定谈判,何时签署该协定已成为世界舆论的一个焦点。在中美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中欧如果能签署投资协定,这将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胜利,中欧投资协定在当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中赋予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

第一,能否签署中欧投资协定是对中欧关系的一次重大测试。2020年9月中旬,中欧举行高层峰会,峰会取得的积极作用非常有限。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峰会后发表声明中表示说,欧盟与中国在一些问题上有着实实在在的分歧,欧盟不会掩盖这些分歧。

在贸易问题上,欧盟需要得到更公平的对待,需要一个更加平衡的关系,也就是一个对等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在民主和人权问题上,欧盟继续对香港《国家安全法》严重关注,欧盟重申了对中国对待新疆和西藏少数民族方式的关注。在国际安全事务上,欧盟敦促中国克制自己、不要在南中国海问题上采取单边行动,尊重国际法,避免冲突。

中国官媒在报道这次中欧峰会时说,习近平向欧盟领导人表示,中方不接受人权“教师爷”,欧盟应解决好自身存在的人权问题。习近平话音刚落,9月16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了任内的第一份国情咨文,她对中国表达出罕见的强硬态度。她表示,侵犯人权的行为无论在何时或何地发生,欧盟都必须对其表态,不管是在香港或是维吾尔人身上。

她宣布,欧盟将提出欧洲版的《马格尼茨基法案》(Magnitsky Act),制裁侵犯人权者。12月7日。欧洲理事会通过欧盟版本的《马格尼茨基法案》,建立全球人权制裁制度。欧洲理事会发表声明指出,这是欧盟首次建立制裁机制,表明推动和保护人权仍然是欧盟对外行动的基础和优先事项,同时反映欧盟解决严重侵犯人权和虐待行为的决心。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指出,欧盟必须认识到,欧盟与中国的价值观、政治体系和对于多边主义的理解都不相同。欧盟坚守自己的价值观。

12月初,一直对中国持谨慎立场的德国发布了新的人权报告,对中国提出了非同寻常的尖锐批评。报告认为,中国“已经受到众多限制的民间社会空间正在变得越来越狭窄”。在中国,从事人权运动的人“有时会被判长期监禁”。法制的中心原则“仍然得不到尊重”。“司法机构处于党的控制之下,被党视为行使权力的工具。”报告对香港《国家安全法》表示了关注。

同时,德国外交部负责欧洲事务部长罗特认为,北京把经济依赖性作为权力政治的杠杆,因此有必要加强欧洲的卫生系统,使供应链多样化,避免在关键领域的依赖性。德国舆论呼吁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德国《商报》一篇评论指出,德国应该吸取澳大利亚人的前车之鉴。“这种依赖性会带来怎样的政治和经济后果呢?澳大利亚人正吃着苦头来了解这一点。北京将这种依赖性作为武器,让澳大利亚在政治上听话,将那里的批评者消声。”

从以上描述的中欧关系可以看到:中欧投资协定的政治意义超过经济意义。从战略上看,中欧投资协定能锁定全球两大经济体的经贸关系,从而击碎美国企图孤立中国的战略,中欧经贸关系的巩固压缩了中欧价值观对立的空间,欧盟客观上支撑了中国走进世界舞台的地位。

第二,能否签署中欧投资协定是对欧盟权衡价值观与经济利益的测试,也是对中国能否进一步融入世界的测试。

与美国一样,欧盟严重误判中国的改革开放。2020年11月哈利法克斯国际安全论坛发表的《中国与民主:最伟大的博弈》指出:民主国家的核心错误在于,他们认为中国在积累资本主义经济利益的同时会变得国家民主。然而,现在中国非但没有实现民主,反而成为历史上最强大的专制国家。欧盟现在也是这样认知中国。因此,欧盟现在面对中国,不仅仅涉及经贸问题,还涉及人权等价值观的问题。

与美国不同,欧盟在表达与中国关系时始终坚持希望与中国合作。这就是欧盟对华战略的困境。一方面,欧盟深深地依赖中国市场,希望继续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尤其是德国,2020年德国奔驰汽车在中国的销售仍实现两位数增长;另一方面,欧盟坚持用人权对付中国。价值观与经济利益的权衡也反映在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进程中。

劳工条款是21世纪贸易与投资协定的标准配置,欧盟和美国在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或双边投资协定中都置入劳工条款。劳工条款在中国是涉及政治制度的敏感问题。中国尚未批准体现价值观的国际公约,如《强迫劳动公约》和《废除强迫劳动公约》,也不接受核心劳工标准。中国至今在所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或投资协定中不接受劳工条款。据媒体披露,中国被要求执行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并采取有效步骤批准该联合国组织的相关标准。

12月23日,法国《世界报》报道,法国外贸及经济吸引力部长里斯特向媒体承诺,如北京在维吾尔人强迫劳动问题上没有进展,巴黎不会支持中欧投资协定。西方媒体渲染一份研究报告,说中国正迫使数十万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群,在新疆地区广阔的棉田中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12月17日欧洲议会通过决议,指责中国对维吾尔和其他穆斯林少数族裔的人权问题。欧洲议会敦促欧盟领导人动用新的制裁措施,惩罚涉及新疆人权问题的中国官员。

从以上描述的欧盟高举人权大旗可以看到:如果欧盟能置经济利益优先而放弃劳工条款,这将是中国赢得价值观的一个外交胜利。但是,从欧盟的战略看,欧盟放弃劳工条款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欧盟在维护价值观上的失败,欧盟无法面对世界,无法维持美欧的盟友关系。12月21日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兰格在推特上指出,如何解决强迫劳动问题将决定中欧投资协定的命运。

对中国而言,能否签署中欧投资协定是对中国更多地让市场配置资源,还是更多地让政府主导经济的测试。欧盟一直抱怨中国不开放市场,因而希望借助投资协定锁定中国的市场开放。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在金融服务、制造业和房地产等行业做出罕见让步。作为回报,欧盟同意向中国开放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

第三,能否签署中欧投资协定是对美欧能否联手对付中国的测试。拜登表达了与欧盟联手对付中国的愿望。欧盟也积极回应了拜登的诉求。12月2日欧盟发布《欧盟—美国应对全球变革新议程》,中国成为欧美合作的重点议题。报告的第一句话是,欧盟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共同历史、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基础上。报告宣称,“作为开放的民主社会和市场经济,欧盟和美国一致认同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自信所带来的战略挑战”。

12月初,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委会副主席博雷利在接受欧洲新闻台(Euronews)专访时表示:“我不相信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必须平衡的感觉实质上是共和党人、特朗普或美国人的专属。我认为西方世界有一种感觉,即在我们与一个仍然以发展中国家自居的国家的关系中,必须恢复一定程度的平等。”

既然拜登要让美国领导世界,要联合欧洲盟友,要用国际规则对付中国,欧盟也表达了与美国认知中国一样的看法,中欧投资协定如果在拜登就任总统之前成为事实,这将是对拜登的当头一棒,也是中国在中美欧三方战略博弈中占优的胜利。中欧投资协定是嵌入美欧关系的一颗钉子,钉住了欧盟在人权和经贸问题上联手美国的手脚。

中欧投资协定不只涉及中国与欧盟的关系,美国已成为中欧投资协定是否达成的不可缺因素。这就可以解释拜登团队施压欧盟的缘故。12月21日,被拜登提名为国家安全顾问的杰克·苏利文在推特上写道,新一届政府“欢迎尽早与我们的欧洲伙伴磋商,讨论我们对中国经济行为的共同担忧”。苏利文的这番言语是提醒欧盟需要美欧联合对付中国,这是迫使欧盟在美国和中国面前作出战略选择。

就在中国与欧盟周三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后,美国随即就长达16年的民用航空补贴问题争端采取行动,宣布向总值75亿美元(约99亿新元)的欧盟货品加征关税,预料最快本月12日、拜登宣誓就职美国总统八天前实施。 

12月18日,一群研究中国问题的欧洲学者发表了题为“欧盟不应急于与中国达成投资协定”的公开信。他们指出:“如果我们单独达成协定,就像特朗普一年前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一样,这将进一步破坏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在美国权力交接的阶段,让欧盟签署一项投资协定,等于是对其政治轨迹的强烈认可。”中欧投资协定“不仅仅是投资领域的务实让步,也影响到欧洲其他重要的利益和核心价值观,这关乎信誉。”

以上三点均表明,中欧投资协定对中国具有很大的战略价值。根据最新消息,中方已就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这三大谈判支柱作出了必要的实质性承诺。中方同意“持续不断地努力”,争取批准国际劳工组织的《强迫劳动公约》和《废除强迫劳动公约》。中国高层领导把美国因素纳入中欧投资协定的战略考量,满足了欧盟对中国的诉求,中欧投资协定修成正果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作者是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对中国而言,能否签署中欧投资协定是对中国更多地让市场配置资源,还是更多地让政府主导经济的测试。欧盟一直抱怨中国不开放市场,因而希望借助投资协定锁定中国的市场开放。

赞一下
(18)
50%
赞一下
(18)
5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