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中美关系要倾听小国的逻辑

时间:2021-04-07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新闻

纵横天下

当世人高度聚焦中美高官在阿拉斯加的对话,几乎直播方式展现前所未有的针锋相对论战场面,并且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进行各种预测的时候,笔者以为,现在反而须要超越中美大国逻辑,多倾听第三方特别是中小国家的逻辑。

这样做有助于我们扩展战略思维空间和增加韧性,为中美关系和国际关系的创新提供新的智慧。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3月2日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专访,谈及中美关系时指出,中美对外关系都以各自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内在逻辑可能迫使它们采取强硬态度,使两国陷入僵局以及引发冲突。这些都是会轻易发生的事。

笔者认为,这个访谈高度显示了小国在看待国际体系本质时,小国逻辑的重要价值,而这个价值常常被世人所忽视。在中美关系和国际关系面对严峻挑战时,我们必须真正理解小国逻辑的价值,这种价值源于大国和小国在定义核心价值时完全不同的驱动逻辑。

首先,大国和小国在进行国际战略思考时,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受到内部逻辑支配性影响,后者往往是外部逻辑起决定性作用。小国通常领土小、资源少,经济高度与外部依存,天然的外部脆弱性加上国内政治结构相对简单,让小国对于国际体系的变化更加敏感,对外政策的国内因素作用不明显。

小国直接面对国际体系的战略压力,如果国内政治原因造成决策失误,将会直接威胁生存。小国犯错误的空间很小,这让他们对于核心利益的定义很清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小国在面对中美竞争加剧时,很明确地将自身利益定义在绝不选边上。

第二,小国的国内政治相对简单,意味着他们更能够看清并且说清楚大国关系的本质。生存决定了小国不允许国内政治逻辑主导对外政策,外交上的任何失败都会让他们失去生存的机会,所以不能犯错误,更不能犯致命错误。他们要什么、不要什么,都能比较清楚。这既是弱点也是长处,长处在于只要有发言和表达的机会,就可以非常明确和直接地表述他们的意见,揭示国际体系的本质。

相比之下,大国国内政治的纵深很大,各种内部力量博弈,各种主张相互角力。这不是说大国内部没有明白人,而是有时候要在国内政治达成新共识,需要较长时间。这时候小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可以清晰地表明逻辑,通过多边主义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同,通过塑造国际环境来改善生存空间。

第三,小国在战略思维上的外部逻辑主导的结构性特点,有助于提出管理大国关系的宝贵提示。正因为看到了大国的对外政策受到国内逻辑影响很大的现实,小国的及时提醒意义重大。

这不是说小国要去告诉大国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他们能够在高度竞争的紧张状态下,有机会冷却思考。此次李显龙的访谈提到中美双方在定义对方的时候,必须注意所使用的语言,例如他指出决定是否定义对方为敌手时要特别小心。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毋庸讳言国内动态对于对外政策具有重大的影响。此次阿拉斯加会谈在中美关系高度恶化的大背景下召开,双方团队都有国内压力必须面对。实际上,任何国家的外交都是内政的延续,大国更是如此。

正因为大国的内部更加多样、复杂和动态,为了实现关系的有效管理,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于对方内部动态的敏感性的训练,设身处地思考对方的内部动态。这样做不是因为利他的道德情操,而是为了大国关系基本稳定的共同利益。

平心静气地说,长期以来中国对于美国的关注,超过美国对于中国的关注,中国对于美国内政动态的追踪,超过美国对于中国国内动态的了解。随着双方关系的变化和演变,美国必须更多地、客观地理解中国国内动态,否则就很难达成共识。

中美关系里双方的内压和外压逻辑的互动,在今后会越来越明显和重要;中美关系的管理也越来越需要双方不断发展互惠性的敏感性。换句话说,中美关系的未来不仅需要“智商”,可能更加需要“情商”。在这一点上,小国的逻辑值得大国认真倾听。

作者是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赞一下
(4)
44.4%
赞一下
(5)
55.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