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分析了中国研究人员提供的2019冠状病毒基因组测序相关数据后发现,导致这次疫情的病毒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而不是实验室合成的。
据新华社报道,由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图兰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在英国期刊《自然·医学》发表文章,分析了2019冠状病毒基因组测序相关数据,并据此探讨病毒的可能起源。该数据有中国研究人员提供。
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在入侵细胞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病毒刺突蛋白的两个特征:一个是“受体结合域”,它如同一种可勾住宿主细胞的钩子,另一个是切割位点,也就是使病毒打开并进入宿主细胞的分子“开瓶器”。他们发现,该病毒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的结合效率之高,通过基因工程无法达到,只有自然选择才能实现。
此外,假设有人尝试合成可作为病原体的病毒,他们也需要基于一种已知会致病的病毒分子架构来构建这种病毒。而研究人员对比发现,导致这次疫情的病毒分子架构与其他已知冠状病毒的分子架构有较大差异,反而很大程度上与蝙蝠及穿山甲身上找到的相关病毒类似。
文章作者之一、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安德森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说,2019冠状病毒相关的特征,即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部分的变异以及病毒独有的分子架构,都排除了它是实验室合成的可能。
团队的结论与此前多国学者联合在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声明吻合。这份声明说,科研工作者对引发这一疾病的病原体进行全基因组分析后的结果压倒性地证明,2019冠状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
就病毒传播给人类的途径,安德森等作者们提出了两种可能。第一种推测认为,病毒经过在非人类宿主中变异和进化,成为目前致病性较高的病原体状态,然后传播给人类;另一种推测认为,非致病性状态的病毒先从某种动物宿主传播给人类,然后在人类中变异和进化成目前的病原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