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通常围绕商业与金融。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二者的竞争有了新维度:应对疫情的能力。
亚洲两大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通常都围绕着商业与金融。但自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香港和新加坡的竞争又有了一个新维度:它们应对疫情的能力。
两地的差别可以由一段泄密录音来概括,在这段录音中,新加坡贸易部长陈振声(Chan Chun Sing)嘲笑香港特首林郑月娥(Carrie Lam),在政府试图节约物资、保障那些与新冠病毒战斗的人员时,她本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却佩戴了外科口罩。
陈振声表示,如果新加坡高级官员也这么做的话,“所有人都(会)恐慌,我可以保证,我们的医疗系统会崩溃”。
香港与新加坡的规模相当,面对来自中国的疫情蔓延都很脆弱。香港与中国内地接壤,而由于香港爆发的反政府示威,中国内地旅客近期更多选择新加坡为旅游和商业目的地。
截至2月25日,香港已报告81例新冠确诊病例和两例死亡病例,而新加坡报告91例确诊病例,没有死亡病例。
因提议与中国内地签订引渡协议而引发示威的林郑月娥仍非常不受香港民众欢迎,贬低她的人都迅速批评她应对疫情的方式。他们指出,口罩短缺、日常必需品抢购潮、甚至有人持械抢劫厕纸,这都是公众对她的政府缺乏信心的证据。
林郑月娥内阁的成员林正财(Lam Ching-choi)承认:“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民众对政府非常不信任。”
新加坡似乎没有这么恐慌,戴口罩的人远少于香港。新加坡已经向民众分发口罩,但政府表示这只是供人们在生病时佩戴的。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同样试图树立沉着冷静的形象。本月他表示:“恐惧比病毒本身更有害。”
相比之下,林郑月娥在新闻发布会上偶尔显得危言耸听,尽管她面对的香港媒体比李显龙面对的新加坡媒体更难对付,因为新加坡有严格的媒体管控。本月,当数千民众在排队购买外科口罩时,她警告称疫情已经“进入另一个严峻阶段”。“(三宗本地感染个案)令人忧虑,”林郑月娥补充说,“未来14日将会十分关键。”
不过,香港和新加坡应对疫情采取的策略大体相似。
林郑月娥更早采取行动。1月27日,她宣布禁止来自疫情中心湖北省的旅客进入香港。同一天,李显龙政府表示将会检查入境的湖北居民,但如果检测结果健康,仍会允许他们入境。
四天后,新加坡采取了比香港更严厉的措施,对所有中国公民关闭边境。政府还要求所有近期去过中国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在家隔离14天。
林郑月娥政府没有完全禁止中国旅客进入香港,但于2月5日关闭与内地间大部分出入境口岸。三天后,她要求从中国内地入港的人员自我隔离。这导致有人指责香港政府行动不如新加坡迅速果断。
但正如一名香港官员所说,关闭口岸已导致内地到港旅客“锐减”。入港内地旅客的数量从1月上半月的日均近9万人降至2月17日的643人。
两地措施的有效性也体现在它们较低的病例数中,相比之下,截至2月25日,韩国确诊病例为893例,意大利为229例,日本除钻石公主号(Diamond Princess)邮轮乘客以外的病例为159例。
Warren Chan是一名40岁的护士,他此前在香港家中自行隔离。2月8日陪一名病人从瑞士返回后,他被要求在家隔离两周,因为此前两周他曾去过中国内地。他表示:“这有些不公平。”
随着疫情加速蔓延,新加坡上周拨款64亿新元(合46亿美元),为企业与工人提供财政支持——香港也有类似措施,总共拨款300亿港元(合38亿美元)。林郑月娥政府和李显龙政府都鼓励“保持社交距离”——安排在家办公和取消大型活动——尽管只有香港关闭了学校,按计划学校将不早于4月20日开学。
新加坡与香港各天主教教区也都暂停了弥撒活动,改为通过网络播放。
然而,尽管香港和新加坡采取了上述措施,两地的确诊病例数量仍在持续增长,未去过中国内地的人员中出现“本地传播”的迹象日益明显。这使人们开始担忧病毒在这两个人口密集的金融中心出现持续的本地传播。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如果病例数持续增加,那么在某个时间点,我们将必须重新考虑我们的策略。”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