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任首相的保守党领袖约翰逊,遭遇了英国有史以来新首相最大的政治羞辱。他的政府不但迅速失去了国会多数,更在国会投票中连续败北,不但难以推进他“硬脱欧”的政策,更否定他解散国会,重新选举的要求。尽管三年前的公投已经决定脱欧,英国国会却不断推三阻四,妨碍公投民意的落实,导致公众对国会丧失信心,也让代议政治鼻祖的英国陷入严重的民粹政治危机。
约翰逊的前任特雷莎·梅因为无法获得国会支持她跟欧盟所达成的“软脱欧”协议,而不得不黯然下野。约翰逊作为三年前脱欧公投的功臣,在获得保守党推举为接任的首相后,奉行了比前任更强硬的脱欧政策。他的对手指控他毫无跟欧盟再谈判的诚意,而是准备敷衍到10月31日的最新谈判期限,在毫无协议的情况下“硬脱欧”。
为了绕过国会和党内亲欧派的掣肘,约翰逊甚至利用宪法漏洞,中止国会会期,让对手无法在议会上立法,迫使他重新谈判。这种做法,完全破坏了英国的宪政精神。英国代议政治立基于尊重传统先例的习惯法,要求从政者具备君子作风。约翰逊不择手段地谋求“硬脱欧”的鲁莽行为,将削弱英国的代议政治文化,其长远的破坏性恐怕不容低估。
这一败坏的风气并非始自约翰逊。特雷莎·梅的前任卡梅伦首相,为了压制保守党内的疑欧派政敌,不负责任地把关系国家重大命运的脱欧争议诉诸公投,又在公投前的竞争活动中轻敌,让鼓动民粹情绪的脱欧派有机可乘,以微差击败了大意失荆州的留欧派,启动了后患无穷的政治危机。
约翰逊在被国会一再否决后,恼羞成怒开除了党内反对“硬脱欧”的资深部长和议员,加剧了保守党分裂乃至式微的趋势。在野最大党工党则同样无法自处,党魁科尔宾被视为冷战时代的极左派人物,原是党内非主流,但因为英国民意日益对峙,为政治上的左右两极制造机会,科尔宾遂意外当选工党领袖,但却导致工党无法获得中间选民支持,民意一再落后于四分五裂的保守党。
英国朝野两大党的困境,反映了代议政治在当下民粹主义当道的严峻危机。代议政治相较于直接民主的优点,就在于代议士理论上比一般选民更专业,能够就复杂的公共和政治议题,在国会深入辩论,最后做出妥协及取舍。但是卡梅伦舍此不为,草率地启动脱欧公投,把复杂的英国欧盟会籍简化为“去留”的二选一,让英国陷入深重的民粹政治危机。
且不论脱欧本身的是非对错,从政治伦理而言,公投结果所代表的是最直接纯粹的民意,特雷莎·梅及约翰逊政府都只是在执行民意。因此,国会的顾左右而言他反而是违背民意的行为,也难怪英国舆论开始要求解散国会,举行大选。可是国会却利用新的议事法令,否定了首相解散国会的权力,导致英国国会同民意对立的怪异现象。
这其实意味着英国的统治精英已经跟草根民意对立,所以代议士无法真正代表其选民。在这个意义上,英国的代议政治已经失灵,主流政治已经被民粹主义所挟持——约翰逊一意孤行的作风,根本不是英国传统从政者的气质,更像是草莽枭雄的行为。但是,无论代表主流的从政者和媒体如何厌恶他的投机性格,约翰逊的脱欧政策,却拥有公投民意的政治正当性。
英国脱欧政治危机的教训,毋宁是多重的,而值得其他民主国家参考之处在于,无论制度设计得如何完备,从政者自身的人格才是决定性因素。再良好的制度,都无法杜绝小人利用时势走后门;如何有效地选贤与能,始终是任何政治制度都同样面对的永恒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