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职业差评师”靠写差评勒索商家牟利

时间:2020-11-28 19:3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社会新闻

中国市场上近日出现一批“职业负评师”,靠写负评后勒索商家牟利,开价1200人民币(240新元)至1800人民币不等。专家建议,商家和平台都应该担起责任,共同维护“差评”的评价机制和市场运行的稳定性。

根据《法治日报》报道,“职业差评师”顾名思义就是指依靠差评谋生的人。他们活跃于各大电商外卖平台,或利用商家惧怕差评的心理,进行大额勒索;或形成组织,帮竞争商家“刷单”打压店铺。这些行为的动机并非为净化市场,而是通过所谓的“维权”进行牟利,给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让不少商家“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中国一外卖商家上月发现自己的店一天内连续收到七条负面评价。这些负面评价多和食品卫生相关,有顾客表示吃出了蟑螂腿,牛肉发臭,还有鸡蛋和青菜都是生的,等等。对这些差评,店主颇感意外,因为平日他对新开的店格外用心,卫生品质把关也极为严格。

当晚,一陌生人加他微信发来“差评”截图,要挟“1200全删”,不转账不删差评。至此,赵某才知道自己遇上了“职业差评师”。

“职业差评师”在购买商品后,会以商品存在瑕疵为由,向商家勒索钱财牟利。其评论内容往往文不对题,子虚乌有,更有甚者伪造“证据”以证明差评的可信性。
 
外卖商家称,他们片区有专门做“职业差评师”的团伙,不少销量高的大店铺都中了招,被勒索了不少钱财。“好多像那些比较大的商家,也有过这种被敲诈的经历,几千几千地往外赔,不可能不做生意嘛。”

据了解,职业差评师的威力巨大,能让外卖商家的店铺评分和销量呈断崖式下滑,很多外卖商家对这样的行为束手无策。

为何任由“职业差评员”逍遥法外?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说,其一是电商平台评价机制的影响。由于商家的业绩和店铺的信誉关系极大,消费者往往会通过好评差评作为选择的依据。同时,平台通过商家信誉来进行推流,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减少推流就大大减少了客单量。其二是平台的监管漏洞。由于“职业差评师”的隐蔽性,除非有大量的差评,否则平台很难监测出来。

一名外卖商家受访时说,自己之前被恶意差评一周,客单量减少了一半多。有些顾客点单故意差评,为的就是吃“霸王餐”。由于评论无法删除,周某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无奈餐厅被各种“碰瓷”。

郑宁说:“对于不法分子而言,恶意差评成本低,带来的利益诱惑极大。”

在郑宁看来,“职业差评师”以恶意差评要挟卖家、干扰买家,损害了电子商务营商环境,践踏市场信用体系,侵害消费者利益。因此,不管“职业差评师”多难治理,商家和平台都应该担起责任,共同维护“差评”的评价机制和市场运行的稳定性。

郑宁建议,商家若想通过司法途径进行维权,证据意识十分重要。商家如遭遇‘职业差评师’的勒索,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微信、客服聊天记录等方式搜集、保存相关证据,然后报警。同时,平台也应完善评价机制,帮助商家在遭遇恶意差评时能有效地进行申诉和举报。

赞一下
(5)
83.3%
赞一下
(1)
16.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