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为什么投保的人反而少了

时间:2020-03-18 17:2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社会新闻

受疫情影响,3·15晚会推迟,但消费者维权的声音不会延期,保险类产品依然是投诉维权的热门话题,据中消协统计,2019年涉及汽车保险类投诉共计594件,捆绑销售车险和诱导消费者保险贷款成为投诉的热点,今年3·15前后,围绕保险产品的声讨再次掀起高潮。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保险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以及新华保险五大上市险企均于近期公布今年1月、2月保费收入,前两个月保费总收入6719.74亿元,同比上涨4.3%,而2月份的保费总收入1435.39亿元,环比大幅下降72.8%。

消费者保险维权涛声依旧,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保险市场市场又将有何种预期?

开门红危机

开门红是保险业传统销售旺季,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将开门红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为完成保费收入,集中推出优惠的保险产品。开门红的第一季度保费收入尤其是1月和 2月份的保费,往往占据了保险公司全年保费的很大比例。

但是今年的保险热销季却全面遇冷,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五大上市险企,中国人寿保费收入2280亿元,同比增长20.5%;中国太保保费收入909.23亿元,同比上涨1.6%;新华保险保费收入395.6亿元,同比上涨44.2%;中国人保保费收入1241.61亿元,同比下降5.13%;中国平安保费收入1893.3亿元,同比下降8.6%。五家上市险企三家保费上涨,两家出现下滑。

2月份,五大上市险企的保费收入环比则出现剧烈下降。

中国人寿保费收入为345亿元,环比下降82.2%;中国太保保费收入为213.06亿元,环比下降69.4%;新华保险保费收入88.55亿元,环比下降71.2%;中国人保保费收入323.04亿元,环比下降64.8%;中国平安保费收入465.74亿元,环比下降67.4%。


(上市险企1、2月保费收入)

北京某大型保险公司向中国新闻周刊称,今年保险业的开门红行情缺席主要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春节期间疫情暴发,险企自身面临复工延迟,银保等产品销售渠道受阻,而传统的汽车等市场低迷,拖累财险保费收入大幅下降。

业界分析称,险企今年2月保费大幅下降在意料之中,2月分是国内疫情的暴发期,举国闭门战疫,在家隔离、线上办公等使得险企业务受到最大冲击,叠加2月份的春节假期延长,险企保费收入剧烈下滑并不意外。

来自券商分析师的观点认为,中长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提高了消费者对疾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对健康风险的保障意识,有助于激发健康保险的配置需求,疫情结束后,保险需求必将反弹,预计将推动保险行业迅速发展。

按照正常逻辑,每次重大的疫情、灾害,必会大幅提升消费者的保险意识,保险业营收应声大幅上涨才是市场预期,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主流险企却同步陷入保费下滑危机。

中国新闻周刊同时发现,保险行业开门红期间的销售遇冷并不是今年首度出现。

2018年,受原中国保监会加强保险产品及销售监管影响,尤其是134号文加强快返型保险产品监管,万能、两全等保险产品被叫停,136号文要求针对保险误导销售严查,此前连续三年保费高增长的保险行业开门红开始遇冷,第一季度行业保费收入出现负增长。2018年整年,保险业整体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仅同比增长3.92%,创下7年来新低。

2019年,寿险市场率先暴冷,当年1月份,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太平寿险保费仅分别同比增长5.22%、2.89%、9.58%,结束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速,度过了缺少喜庆红色的开门季。

2020年,中国保险业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

分析指出,承保端来看,传统线下销售渠道受阻,代理人脱落、险企增员难,直接影响新单增长,企业延期复工等致使银代、团险渠道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投资端上,美联储已连续两次降息或引发全球进入低利率环境,中国央行再度降息预期增强,今年全球降息范围和力度进一步加大,资产荒与信用风险上升,对保险资金投资带来压力。

有消息称,目前部分保险公司到期资产收益率已经出现倒挂现象,今年新投资资产收益率不足5%,明显低于去年收益率水平。

赞一下
(1)
50%
赞一下
(1)
5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