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年疫情导致地方赤字4万亿人民币

时间:2023-09-25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中国三年疫情导致地方赤字4万亿人民币

(北京综合讯)中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估算,冠病疫情三年直接造成中国地方赤字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7487亿新元)。他建议中央政府发行特别国债补上这部分缺口,以及让地方优先用于偿还拖欠企业账款等。

财新网报道,也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委会委员的白重恩,上星期四(9月21日)在长安讲坛中发表上述观点。

当前各方对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讨论中,一个焦点是中央救助是否会引发道德风险、形成中央兜底(保底)的预期。白重恩认为,疫情本身是不可控因素,财政减收增支是被动造成的。他说,为避免道德风险,应该区分哪些地方赤字或债务增加是疫情带来的,哪些是来自地方出于自身利益扩张的支出。

白重恩估算了没有疫情发生情形下,土地财政之外的地方财政收支趋势,将其与实际值比较,并将趋势值之外的收入减去支出。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至2022年疫情直接导致的地方赤字,分别为2万零758亿元、9888亿元、1万1910亿元,三年合计超4.2万亿元。

白重恩建议:“先把这部分由疫情直接造成的地方额外窟窿,用中央财力补上。”

他进一步说,目前中国的中央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与国际相比不高,而且中央发债成本低于地方,可以由中央政府发行特别国债,帮助地方政府解决这部分缺口,同时“要求地方优先偿还拖欠企业账款等,对经济可能有比较大的帮助”。

白重恩指出,在疫情导致的地方赤字之外,还有相当部分的债务可能存在道德风险,建议通过放宽还款期限等方式,减轻偿债压力。

白重恩认为,要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及债务风险,要减少“中央请客、地方买单”的情况。例如,近年来上级政府陆续出台的学校安全、村干薪酬、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公职人员养老保险改革等政策,不断加重地方财政负担。

中国过去三年的疫情防控措施冲击经济,房地产行业低迷也导致税收和土地销售收入减少,财政上入不敷出,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面临巨大财政压力。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