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为何“被迫”拉闸限电?官方披露

时间:2021-09-28 09: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时隔仅10个月,“拉闸限电”再次冲上热搜。9月中旬以来,江苏、广东、云南、浙江、山东、湖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20多个省份相继启动有序用电,多地工业企业被要求“开三停四”“开二停五”甚至“开一停六”错峰用电。在东北地区,受限电影响的范围甚至超出了工商业电力用户,有城市主干道红绿灯停电引发拥堵、电梯停运、停电导致停水,波及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用电的罕见缺电触及社会敏感神经。

2020年12月至今年1月初,冬季寒潮来袭后,多个省份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湖南、江西电力供应偏紧,浙江出现限制用电情况。相比之下,眼下这轮限电风波无论在影响范围上还是成因上,都较年初的限电更为复杂。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梳理,近来出现限电的地区中,有的地区称是因能源双控考量而启动限电、限产;有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电力供需确实出现缺口;也有地区,双控和缺电压力皆而有之。

“侠客岛”微信公号文章指出,能耗强度约束制度已实施10多年,“能耗双控”执行近6年,不存在临时加码。但今年上半年多地能耗不降反升,9省区能耗强度、消费总量均被国家发改委给出一级预警。平时不作为,临近考核搞层层加码、玩命突击;平时高喊“绿色发展”口号,实际工作中却一再追逐短期效益,这暴露出一些地方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偏差,对绿色低碳转型的谋划不积极。

能源问题专家、经济学博士刘满平分析称,此轮限电限产并不存在所谓的“阴谋论”、“贸易战”,而是一个主因叠加五个特殊情况导致的结果。

主因在于,近年来国内供给侧改革,以及澳大利亚与蒙古、印尼等国煤炭出口减少导致国内煤炭供给不足、煤炭价格上涨,电力紧张。此外,天气、能耗双控、人为因素等五方面原因导致了多地限电的出现:用电需求激增但水电不给力、风光难挑大梁;终端电价未调整,发电企业发一度亏一度,亏损严重;部分地区“双高”项目增长过快导致第二产业用电量激增;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前期指标过早用完,临近新的能耗双控指标考核,导致地方采取见效快、一刀切的停电停产措施。

截至目前,前述多省官方在对外说明当前供电形势时,均明确表态以保民生为底线。国家电网公司9月27日表示,将全力以赴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

“‘拉闸限电’未来不能变成常态,解决这个问题要长期和短期相结合。”原国网能源研院总经济师白建华表示,长期来看,一定是紧跟双碳发展目标,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以及建设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输配电网,加强系统优化,保证清洁能源发电能力的高效消纳,同时也要建设和保留化石能源发电的充足运行和备用容量、并合理配置储能电源增强系统的弹性,一旦风光水电出力不足,能够迅速调节和启动,及时保证供电,“短期来讲,要发展市场化调控用电,优化电价形成机制,推广弹性电价,发挥其市场调节能力,增强市场在供需平衡中发挥更大作用。”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于洋提醒称,目前全球各国在面对能源转型的时候都在谈怎么转,但没有谈能源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控制问题,但中国在体制转型中有着非常丰富的风险管控机制,未来,如何去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特色又具有普适性的防控和减少能源转型风险的机制和技术非常重要。

多地缺电共因:煤价大涨、电煤紧张

煤价大涨、电煤紧张,是多地回应限电原因时共同提及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东北地区之所以出现极为罕见、波及民生的拉闸限电,是多重意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认为,全国停限电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电煤产量不足、价格高企,发电企业无处买、无力买,导致电力供需失衡;二是地方应对能源“双控”,面向特定行业企业,以停限电为实施手段采取限产措施。较多省份是前者,浙江、江苏是后者,也有几个省份两个原因并存。

“电力的上游是煤炭生产与运输,下游是一、二、三用电产业和居民,进而形成了煤炭(天然气)市场—运输市场—电力市场—产品市场环环相扣的市场长链条,市场之外还附加了能源双控外部约束。剖析解决停限电问题,可以基于这个脉络从十大关系上审视探究。”王鹏撰文指出。

广东省能源局9月26日作出解释,该省本轮错峰用电主要是因为高温天气下电量负荷双增长、省内机组发电能力有限等因素造成的,并不是因为能耗双控工作。造成电力供应不足的原因中,除了二产三产用电需求持续旺盛、高温“加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省内机组发电能力有限。天然气、煤炭价格高涨,资源供应紧张,火电企业发电积极性不高,叠加机组长期顶峰发电设备存在缺陷等因素。”

据吉林日报报道,在9月26日召开的该省保电煤供应保温暖过冬保工业运行视频调度会议上,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靖平指出,受全国性煤炭紧缺、煤价高企、煤电价格倒挂影响,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出现供电紧张局面。要从保民生保供暖大局出发,坚持“五路并进”增加煤炭供应。落实与蒙东煤矿中长期供煤协议,加大进口煤采购,组织省内煤矿安全释放产能,千方百计扩大市场煤供应,确保储备煤足量达标,做到采暖期电煤不断供、暖气不停供,维护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吴靖平强调,要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数日之前,国网吉林供电公司、延边供电公司在限电通知中均提及,“近期,受电煤紧缺、火电机组停机容量大、新能源发电电力偏小和电力负荷增长等因素综合影响,东北电网电力供应持续紧张。”

在全面供暖季即将到来之际,煤炭价格仍在攀高。动力煤期现货价格已突破千元大关,创历史新高,焦煤期货主力合约年内累计涨幅超60%,焦炭价格累涨超过1500元。9月27日,动力煤市场价格为1107元/吨。2008年,中国动力煤现货价格曾一度冲高至1060元/吨。但自2012年起,煤炭行业结束十年黄金期,煤价随之滑落,之后经历起起伏伏,但再没能站上1000元关口。

与电煤价格一路高涨同时发生的是煤电亏损面不断扩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称,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6.4%,比同期全口径煤电发电量同比增速低8.7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进口煤炭同比下降19.7%。二季度市场电煤价格迅速攀升,居历史高位,电煤采购及保供工作难度加大。煤电企业燃料成本大幅上涨,6月部分大型发电集团到场标煤单价同比上涨50.5%。煤电企业亏损面明显扩大,部分发电集团6月煤电企业亏损面超过70%、煤电板块整体亏损。

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燃料分会副秘书长叶春近日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称,2016年实施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煤炭供需形势扭转,电煤价格一路攀升,而煤电企业经营形势则日渐严峻,中电联多次通过各种渠道上报国家相关部委反映经营困难。“在政策性降电价、燃料价格上涨、电力市场交易规模扩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煤电企业生存空间一压再压。”

赞一下
(9)
75%
赞一下
(3)
2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